首页>北京2022>正文

走进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点——温馨家园的“双奥”故事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2-03-02    作者:曹彧 王子纯(实习记者)

2007年,北京望京街道温馨家园创建,曾经功能单一的康复站“升级”成为温暖的家,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一个参与文体活动、进行康复教育、提供就业机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成立十五载,温馨家园见证了“双奥之城”的辉煌,也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温馨家园是对外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2022年,温馨家园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点,将续写奥运荣光。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自信”对许多初来温馨家园的残障人士来说,是一个陌生词汇。他们习惯了封闭式社交,不与人交谈是常态。然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们,残障人士的幸福感通过温馨家园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现。

为了迎接这场开在“家门口”的体育盛会,温馨家园比往常更加活跃了。乒乓球队、舞蹈队,手语表演、轮椅操,手工课、合唱班,残障人士在这里“忙”得不亦乐乎。陈德美说:“我每天在温馨家园的时间比在家里还多,早晨八点半出门,一直到下午四点才准备回去。这里活动很多,每天乐呵呵的,挺好。”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陈德美作为轮椅方阵的表演人员,在“鸟巢”展示了自己的幸福笑颜。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温馨家园迎来了许多远方的朋友。通过与各国残疾人运动员、中外媒体交流互动,这些残障人士接收到了来自世界的爱。温馨家园原负责人徐宝星回忆到:“那时,大家互送礼物,交流表演后情不自禁地用各国语言唱《我和你》的画面特别感人,最后依依不舍地告别。”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被温馨家园的这一幕定格、永存。

他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核桃手工艺品送给了新朋友,一颗小小的核桃,就这样搭建起了中外残障人士沟通的桥梁。随着“来客”不断增多,残障人士在交流中也越来越自信,面对卡塔尔电视台的采访,他们发自内心地表达了在温馨家园的快乐和收获。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心变得敞亮了”

徐宝星说:“看似几间房子,有时候它能改变人的一生。”

有太多残障人士来到温馨家园以后,学会了用阳光的心态面对人生,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双奥”志愿者李楠就是其中之一。因为2003年的一场车祸,李楠高位截瘫,终身要与轮椅相伴。她一度逃避着现实,将自己封闭在康复中心。2008年李楠出院后,徐宝星前去家访,邀请她来温馨家园参加活动,并帮助她完成家庭无障碍改造。

一条无障碍通道帮助李楠走向了助残事业的道路。徐宝星说:“后天的残疾比较难接受,肯定得先从心理上有变化,才能获得身体的康复。”在温馨家园,李楠逐渐敞开心扉。车祸前,她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担任团委书记,同样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出于对她的信任,徐宝星邀请李楠担任温馨家园的志愿者和讲解员,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向来访的200多位中外运动员和媒体介绍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温馨家园建设等情况。

此后,徐宝星一直鼓励她向前走,在更高的平台发挥自己更大的能量。2019年,李楠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第一个报名成功的残疾人志愿者。如今,她带领团队在望京SOHO城市志愿服务站开展主题活动,为市民提供信息咨询、文化传播、助残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体现着残障人士回馈社会的价值。

“‘双奥’让我们收获许多”

临近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温馨家园的冬奥氛围越来越浓。外围栏杆挂满了冬奥宣传牌,院内是按照国际化标准建设的无障碍通道,活动中心硬件设施完成改造升级,楼道两旁挂满了残障人士制作的冬奥剪纸和各式绘画书法。除此以外,冬奥知识竞赛、舞蹈《冰雪相约》、“我与冬奥心相会”剪纸联谊交流会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近几年,温馨家园成立了一支冰壶队,收到了旱冰壶赛道、冰壶队服、教学指导等捐赠。陈德美和其他队友此前都没有接触过冰壶,更是不了解,但如今,冰壶已经成为他们非常喜欢的运动,还能在冬奥会中看懂冰壶比赛,为中国队呐喊加油。陈德美说:“因为我们是坐在轮椅上用杆去搓球,一开始连一个有效球都推不过去。后来老师教会了我们技巧,现在胳膊能用上劲了,球能过线特别开心。”

去年,冰壶队前往莲花山滑雪场参观,近距离观看冰雪运动,队员们忍不住用手指在白霜上写下:2022,北京欢迎您。陈德美说:“2008年有多激动,现在就有多激动。3月2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接力将来到我们温馨家园,我感到特别自豪!”

回忆起2008年的故事,徐宝星感觉一切就像是发生在昨天。虽已退休七年,她仍然陪伴着温馨家园和残障人士稳步前行,他们即将共同迎来第二次奥运之旅。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