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正文

让体育成为青少年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1-03-16    作者:顾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很多委员关心的话题。比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蔡黄玲玲就谈到,希望通过举办升旗仪式来培养香港孩子的爱国情怀。

“在香港有一支专门的升旗队,可以进驻学校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升国旗。在我担任会长的时候,当时联系的学校有200多个,现在已经发展到500多个,我希望这个数字还能继续扩大。”黄玲玲说。

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很多委员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王二虎建议,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周”;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原主席戴北方建议,要在深圳建设国际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好地宣传、弘扬、继承东江纵队的红色文化……

010.jpg

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跆拳道协会、中国空手道协会主席管健民提出,要让学校体育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兴则国运兴,体育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管健民说,从1932年刘长春第一次将中华民族的骨气与尊严带到奥林匹克赛场,到1959年容国团为中国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1960年中国登山队开创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再到中国女排5次蝉联世界冠军、10次荣膺世界排球“三大赛”冠军……一代代中国体育健儿生动诠释着中华体育精神,激发着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与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管健民表示,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让学校体育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强化中华体育精神在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中的价值与功能,既是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始终贯彻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管健民直言,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以思政课为主要平台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内容不够丰富,教育针对性不够明确,教学层次性尚不清晰,教育形式的多元化程度有待提升。其次,中小学校对于爱国为何、为何爱国、如何爱国等3个爱国主义教育核心问题的讲授还不够透彻,缺乏贴近青少年日常生活、喜闻乐见的教学素材作为支撑。第三,学校利用网络空间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率还不高,利用网络新空间、新素材讲好爱国主义老故事,挖掘新故事的意识不足、手段不多、内容不够。最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关于奋斗精神、吃苦精神的教育转化效果还有待提升,缺乏有效的教育实践载体。”

为此,管健民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应发挥体育的价值迁移作用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充分挖掘学校体育课、校园赛事活动中体育价值的迁移作用,将体育课上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教育与奋斗、吃苦精神教育有机结合,将运动赛场上的集体主义精神、规则和责任意识培养与祖国至上的中华体育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

二是学校体育主动服务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发展。教育与体育部门协同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体育思政课程教材编制工作,开展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借助体育精神与文化的传播,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体育各项工作,主动服务于学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发展。

三是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新空间与新内容。教育与体育两部门共同开发便于在网络空间与新媒体平台传播,适于在学校思政课堂讲授,易于青少年群体接受的体育文学、影视、艺术、动漫(游戏)作品,以中国运动健儿在重大国际赛事中实现“飘”“升”“奏”的当代体育故事为主线,弘扬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

四是调动体育社会组织力量服务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国家、地方单项体育协会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进中小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鲜活案例与生动教材,发挥体育明星正能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与影响力。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