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正文

体坛时评丨“小非遗” 大健身 好生意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2-04-26    作者:赵萌

日前在网上看到一条视频,视频中一女子一袭长裙,凭借一根长长的竹竿在江面上滑行,还可翩翩起舞。这项一人一竹的运动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2021年赤水独竹漂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视频中的女子便是贵州遵义独竹漂非遗传承人杨柳。作为遵义市区级非遗传承人,杨柳只有25岁,已经学习独竹漂长达18年。

0426-独竹漂.png

↑资料图

独竹漂起源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上千年,曾作为运送木材的交通工具使用,而后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百姓赶集或串门的出行方式。为了让独竹漂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新的生机,杨柳不断寻求表现方式上的突破。为了增加观赏性,她购买了多套服装和大量饰品,每次表演都精心搭配,时而化身芭蕾舞者,时而化身戏曲中的旦角,在赤水河畔一甩水袖,在漂流间隙起舞云水间。

独竹漂作为当地一项运动承载着许多老百姓的回忆。据一位当地人介绍,从小他们就在河里游泳,后来接触独竹漂觉得很有意思,就玩了起来。从2011年的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运动项目,到如今有些地区的学院开设“独竹漂”训练课程等,此举不仅带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也为体育文化传播贡献了力量。

每年的“全民健身日”期间,贵州大力开展一系列有特色、能创新、高质量的体育活动,其中就包括独竹漂系列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既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又弘扬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参与。

在非遗中,传统体育是和杂技、技艺等形式融合在一起的,使其表现更具观赏性。体育非遗的申请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价值提升。独竹漂可以说在体育旅游产业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价值,如今赤水做足体旅融合文章,找准非遗、乡村、市场三者融合发展关键,重点开发晒醋、竹雕、竹编、虫茶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并成功入驻上海、四川、湖南、广东等各地卖场、商超、景区;依靠非遗项目带动的旅游发展,解决上千人就业问题,充分发挥非遗项目在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效应;通过举办赛事和节日活动,“以赛促名”不断提升赤水非遗知名度与美誉度。

独竹漂是一项承载着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的具有多重功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与当地旅游、表演和体验结合的方式下形成了“以漂促游、以漂树牌”的良性互动格局,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