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正文

体坛时评丨谁也别打课间十分钟的主意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3-11-14    作者:肖梦楠

盼打铃、盼下课、盼体育课几乎是每个学生都有过的心理。特别是这不起眼的课间十分钟,在童心未泯的年纪,盼得既顺理成章又天经地义;可怎么也想不到,有天这区区课间十分钟却成为网络热议对象,甚至还有“资格”登上热搜,而原因也着实让人无奈和心寒。

日前,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的问题在网上被热议。每节课后,学生本该用于放松调整的时间在一些学校得不到保障。事发学校虽无明文规定,但学生却不得不在老师口头要求和监督下,在课间只能完成接水、去厕所活动,并禁止在班级内随意走动和喧哗。虽然相对宽松的学校会允许学生在走廊走动,但户外活动却是天方夜谭。一时间,记忆中课后飞奔跑向操场,跑闹、跳绳、打球这样释放天性缓解压力的景象不复存在。至于原因,各方都以“学生安全”和“便于管理”作为答复;当然,安全无小事,可仅仅“安全”一词绝不能屏蔽掉本该担当的责任和掩盖管理欠缺的事实,更不能为避免可能出现学生因运动发生磕碰、受伤的情况而实行“一刀切”。

试想,校园在担当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中,在多年来体育与教育部门频频联手出台系列政策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时代背景下,在教育部门大力推行“双减”政策背景下,在“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口号苦口婆心的倡导和鼓励下,如果此时课间十分钟教室变得安静了,操场空荡了,不仅是那么“不合时宜”,还会造成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都无法挽回的损失,归根到底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安静压抑的课间十分钟,于法于理于情都不能接受!

于法而言,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育部令第50号)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明文规定下,虽然每所校园的人员、场地、环境等硬件设施条件不同,对学生群体采取同样管理模式也不现实,但无论从履行规章制度践行责任角度,还是从强化校园安全、创新管理模式上都应该积极尝试丰富课间10分钟活动。至少应该把分配教师人手、活动形式和内容多元、活动时间灵活等细节处理得当,相信久而久之会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园的管理模式。办法总比困难多,校方更应积极挖掘问题产生根源,增强从长远角度权衡利弊的能力,甚至是当成对自身管理能力和智慧的考量。

于情于理而言,想必没有学生不了解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经过高度集中、同样坐姿的课堂状态后,宝贵的课间十分钟不仅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放松精神、保护脊柱和视力,还能以饱满的精神迎接下节课。校园,传道授业之所,不仅要让学生在知识殿堂中充实自我,更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并拥有健康体魄,日后才能在社会中运用知识创造更多价值。

课间十分钟,本就是属于学生的放松调整时间,谁也别打课间十分钟的主意。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