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青会赛场上,杨倩说:“我希望可以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杨倩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取得了东京奥运会首金。
来自浙江宁波的杨倩,10岁的时候去运动学校练射击,11岁入选宁波体校射击队,2016年,杨倩被清华大学附中马约翰班录取。2017年,杨倩参加高考,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杨倩曾表示,射击能激发她的斗志,每一次成功不仅带给她成就感,也让她有挑战更高目标的动力,如果没有发挥好,她更是会“强迫”自己进步。大学和体校的生活也给了她两种不同的感受,她说:“以前在体校几乎将全部时间、精力都用在训练上。大学则开阔了视野,对射击项目有了更深的理解,将来无论是继续走专业射击道路还是尝试其他领域,大学的学习生活都会是最好的助力。”
杨倩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一都是在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度过的,校长朱群说:“在体校时她就非常重视自己的文化课学习,高一寒假参加一个由清华大学组织的射击冬令营,并取得第一,因为文化课成绩也比较优秀被特招进入了清华附中。”朱群认为,其实体校本身就是一种体育和教育的融合,体育部门负责训练,教育部门负责文化课,我们一直坚持在抓好训练的同时兼顾学生文化课教学,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是开齐开足的,老师在学习方面对学生也比较严格,打牢基础非常重要。
朱群说,“从体校到专业队确实是现在我们运动员成才的一个重要通道,但对于很多学生家长而言,如果能够进入高校学习和训练,可能会让他们更放心也更有吸引力。作为基层体校主要任务就是向上、向国家输送人才,如果我们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或是大学生都是为国家培养了需要的人才。”
其实,为了可以更广泛地调动青少年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在2019年举行的二青会就尝试了改革和创新,比赛设置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项目设置上加入了冬季项目和一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二青会还将以往的以城市为单位参赛改为由省(区、市)组团,以各级各类体校和社会俱乐部为单位参赛,更加广泛地调动各省(区、市)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改革和尝试,为青少年体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索新经验、打造新路径,创建了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
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出台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深化体校改革,体教融合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更多可能性。
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谈到杨倩在宁波体育运动学校选材和初训经历、清华大学马约翰班的学训结合、二青会的竞赛杠杆作用、国家队顶尖培养等,实现了集优质业训、竞赛、教育和专业训练资源为一体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奥运人才培养路径。
柳鸣毅表示,运动员选材、训练、竞赛和管理是现代竞技体育的核心环节。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整合和合理配置体育、教育和社会力量等资源,以构建精英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面向全体青少年的体育促进健康为目标,在运动员选材和业余阶段,围绕基层学校、体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采取精准选材、精心服务举措,构建体育教育体系,培养有文化的体育苗子;在省市层面,采取体育和教育与学校、体校和社会力量联办,构建读训并重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化和职业化阶段,国家队、省市专业队和我国庞大的高校资源,构建多种类型人才培养渠道。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