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传承 创新 浙江武术逐浪新时代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3-07-25    作者:曹彧 李金霞

“七山一水两分田”,浙江多山海,其沿海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沿革,发展出了浙江沿海武术的运动形式,共同孕育了沿海武术文化。这里自古以来民间习武风气浓厚,留下了许多传统武术拳种,“尚武”精神在民间得到传承。现在浙江武术运动在继承发展传统武术,推陈出新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效。

敢为人先 传承创新

一个周四的下午,浙江湖州织里镇轧村中学,操场上两个班分别在各自教练的带领下上武术兵道课。学生们手中拿着兵道器械,一招一式认真地练习,每做一个动作,教练都会停下来查看,对不标准的地方予以纠正。同样,在距湖州200公里外的建德市三都镇中心小学,全校六个年级每个班每周都有一节武术体育课,课上也开设了武术兵道课程。学校教练张松涛在武术兵道上曾受教于国家武术兵道队教练、湖州师范学院教授文善恬。

武术兵道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响应“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号召,对武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先行改革实践项目。当年,文善恬被委托对武术短兵进行改革实践。文善恬说:“在转化时,我注重简化动作技术,增加传统礼仪,发扬武术文化。使之简便易上手,同时有丰富内涵。”

2021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体育局成立浙江湖州武术兵道中心,同年8月湖州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武术兵道协会,在全国率先发展武术兵道运动。武术兵道中心引进了武术兵道国家队教练团队,寻求竞技体育的新突破。武术兵道协会积极开展群众性武术兵道活动。文善恬表示,选择湖州来做武术兵道开拓性工作的第一站,是民族文化的一脉相承,从“丝绸文化的发源地”发展到“武术兵道的发祥地”,为武术兵道发展贡献湖州经验。

突出重点拳种 注重保护传承

在浙江这块山海大地上,曾经有许多古老而传统的拳种盛行一时,然而又随着时代前进而没落。整理挖掘保护传承这些曾在历史上熠熠闪耀的传统拳种,成了浙江武术界乃至武术人的重要使命。通过挖掘整理重点拳种武术资料,建展馆,举办培训班,开展段位制考评,办比赛促提高,开展“武术六进”活动等系列手段,让传统拳种重焕光彩。

走进建德武术展示馆内,建德武术史展示中,天罡拳的历史足迹陈列其上。天罡拳是依据道家天罡北斗原理,以实战技击为主要目的的古老武术拳种,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天罡拳在建德一度“家家有人练、人人会几招”,成为建德本土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武术拳种。建德武术协会会长邓林林说:“政府重视武术文化建设,武术展示馆场地租金和装修费用共150万元都由政府承担,并且还承担了展示馆日常维护费用。普通人通过展馆就能了解到包括天罡拳在内的建德武术文化。”文化建设之外,武术协会也重视天罡拳的传承,推进天罡拳特色试点,在寿昌中学建立了天罡拳教学基地,开设培训班。天罡拳重新扎根于民间沃土,当地习练者超过3000人。

“起势、白鹤探雪、一交手……扦拳起单飞,收势。”温州平阳县麻步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在大课间做起了由平阳白鹤拳改编而成的操。白鹤拳是平阳南拳其中一个流派,平阳县武术协会的周建平说:“我们已整理出平阳南拳流派26个,并拍摄了视频留存。”温州平阳曾经南拳盛行,为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武术,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平阳武术协会开展南拳采风挖掘工作。政府还出资5000万元在昆阳镇城南社区建造了平阳南拳文化园,这对打造和提升平阳武术品牌,推广和普及南拳具有重要意义。白鹤、五鸡、牛角、飞熊等,周建平他们搜集整理出的南拳26个流派全部纳入文化园的展馆中,许多老拳师的身形面貌在其中展现,传统武术文化得以继承。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