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学青会游泳项目比赛(公开组)日前收官,来自河北泰华锦业游泳俱乐部的8名运动员参赛,取得3金4银4铜的优异成绩,展现出河北游泳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是河北省体育局实施开门办体育与社会力量联办省优秀运动队的必然结果,也是河北推动实施体教融合不断走深走实带来的突出成效。
“引进来”让运动员丰富知识
要想更多青少年参加游泳训练,必须解决文化教育。因此,俱乐部积极引入衡水市优质教育资源,保证运动员系统训练的同时,又能接受文化教育。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运动员,俱乐部采取两种方式落实文化教育工作。一是对于集训、试训苗子与专业队适龄运动员,俱乐部设立文化课班,聘请具备专业资质的教师,开展文化课教学,为文化修养的形成奠定基础;二是与衡水泰华中学合作开设游泳特长班,使未能进入专业队的运动员仍能通过体育单招或高水平运动队考试进入高等院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其中,俱乐部开设的文化课共有4个年级,聘请教师开展教学,定期组织考试,并实行量化考核等方法评选优秀学生予以奖励,激发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在这里集训并没有让我落下文化课学习,能跟学校同学保持一致。平时白天训练、晚上上课,过得很充实。”邯郸市输送的12岁集训苗子杨昕曈已经在俱乐部训练了3年多,也在这里完成了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业。“我很喜欢这里的老师,每次上课都会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还拿了很多奖状。”杨昕曈在今年5月河北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上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
目前,俱乐部基本实现了适龄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另外为深化实施体教融合政策,推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俱乐部与泰华中学联合成立游泳特长班,双方共同发力,促进体育和教育互融互通,使特长生们既能长期训练提升水平,又能系统接受文化教育。
“走出去”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游泳不仅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更是一项“安全技能”。因此俱乐部近年来积极“走出去”来到校园,开展游泳普训活动,并开放训练场馆、提供师资团队、设计训练方案,让学生们能在课后时间学习游泳防溺水技能、畅享游泳乐趣。
目前,俱乐部已经与衡水市滨湖新区第一小学、衡水泰华中学合作开展了游泳普训活动,共覆盖近3000名学生。其中,滨湖新区第一小学普训工作自今年三月启动,面向2至6年级学生。每一期培训只有一个年级、分为男女两队,为期15天。在每天90分钟课程中,教练们详细讲解蛙泳知识技巧、纠正水下动作,孩子们学起来非常认真。结课时,每一名学生都掌握了蛙泳的基础技巧,能独立游泳25米,有意愿长期练习游泳且具有较大潜力的孩子被选拔到衡水市游泳队进行系统提升。“以前,衡水市游泳队运动员较少,挖掘苗子途径比较单一。”衡水市游泳队教练任昊说,“普训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把10余名有潜力的苗子选拔到队中,孩子们在课堂上都非常积极,进步很快。”
已经在衡水市游泳队训练一段时期的10岁小姑娘杨可瑶说:“我在普训之前没有接触过游泳,普训结束时就可以游25米蛙泳了,现在能完全执行教练的训练计划。父母很支持我,以后会一直游下去。”
在衡水泰华中学,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健康发展,将游泳课列为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俱乐部提供场馆资源、师资团队、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支持。泰华中学普训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共计1500余人。
游泳普训不仅能让孩子们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减少溺水事故发生,提升校园安全系数,还能实现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更能增强后备人才储备力量。因此,依托游泳普训落实体教融合措施,在实现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体育和教育的互惠共赢。
图片来源:泰华锦业游泳俱乐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