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开始,随着武术、棒球、排球等项目陆续开赛,广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正式扬帆起航。本届运动会4月至7月举行,共设41个大项、1069个小项,来自广州11个区约2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
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是广州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青少年综合性运动会。本届运动会由广州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以“激扬青春·喜迎全运”为主题,是广州市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的一次检阅,也将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营造良好氛围。
武术:参赛人数创新高
本届运动会第一个比赛项目是武术套路赛,于4月10日至13日在南沙体育馆举行。全市近500名青少年运动员参与四个年龄组别共42个单项的角逐,创历届新高。
本届武术套路赛集中了全市青少年顶尖选手,整体水平较高,将为广州市和广东省专业武术队提供选拔优秀后备人才的舞台。其中,2024年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第二名、广东省锦标赛第一名李熙园,2024年全国青少年锦标赛C组拳术第一名、两届广东省锦标赛丙组拳术刀术棍术第一名陈敏俊熙等优秀选手,均报名参赛。陈敏俊熙赛前还代表全体运动员进行了宣誓。
棒球:黄埔天河双区驱动
4月11日,本届运动会棒球比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棒球场正式打响,17支队伍共289名运动员参赛。据了解,黄埔区和天河区在棒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
黄埔区棒球队成立于2012年,采用网点学校模式,充分利用区内学校场地资源为训练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在学校推广棒球运动,扩大影响力。天河区棒球队采取四年一规划、一年一筹备、赛前一学期一周六天训练备战的模式。棒球是天河区传统项目,每年都向广州市队输送优秀运动员。
广州市棒球专项部负责人介绍,广州对青少年棒球人才的培养有一系列想法和计划,期待把棒球运动推广到本地更多中小学校,扩大棒球人口基数。他希望广州运动员能争取到随国家队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机会,同时也希望越来越多本地孩子参与这项运动。
排球:增设组别以赛促练
4月12日,本届运动会排球比赛在广州市培英中学(鹤洞校区)体育馆开幕,吸引来自全市8个行政区的454名青少年选手参赛,参赛人数创历届新高。本次赛事首设甲、乙、丙三个组别,为不同年龄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将进一步促进广州校园排球运动普及与提高。
排球运动在广州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多年来在广州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协同支持下,培育了一批优质的排球传统和特色学校。去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复办排球队,响应国家“三大球”振兴的部署和要求,深化体教融合,探索排球人才培养模式。
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比赛激发更多青少年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挖掘优秀苗子,培养团队精神和拼搏意识,为广州乃至广东省和国家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