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王皙)7月31日,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正在位于首钢园区的冬训中心花样滑冰馆内进行训练,此时距离他们“入住”首钢这一崭新园区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场馆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顶级场馆,”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总教练赵宏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是艰难的一年”,为了度过这艰难的一年,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正从各方面进行“跨界”。
图片来源:新体育网
训练跨界——隋韩组合从冰舞找感觉
“往年冬奥会后,都会进行一些调整,但这个赛季的安排不允许我们有调整的时间,日程跟得比较紧。”赵宏博介绍,目前国家集训队一部分人在国内集训,还有一部分人员在海外训练。“男子单人滑还有冰舞都有选手在国外的训练团队里,男单是在美国华裔选手陈巍所在的团队,他们接受了很多新的训练理念和模式,冰舞则是在奥运会冠军加拿大选手团队中,国家在各个方面都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
而国内团队则是以双人滑为主,目前双人滑集训队共有运动员22人,分为A、B两组,赵宏博表示,B组选手很多是今年刚刚搭伴的年轻运动员,此前没有双人滑经验,在各个方面都还需要继续学习。“大家训练热情很高,也都非常积极,但8月下旬开始很多赛事就要拉开了,进度上不是很理想。”赵宏博说,大部分选手的节目已经编排完毕,接下来彭程/金杨将参加泰国一场比赛,以赛代练“找找感觉”。
赵宏博还特别提到平昌奥运会上憾失金牌的隋文静/韩聪组合的近况。他们因为伤病,目前还没有进行新赛季节目的编排,而日前国际滑联已经确认他们将退出今年的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他们的伤病还在恢复期,疲劳性骨折需要保养,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好事,给了运动员调整的机会。”赵宏博说道。
不过隋文静和韩聪并没因此就放松训练,记者在冰场上见到两人正进行一些简单的滑行和旋转等动作。隋文静说,他们一周前在训练场上进行托举时还曾不慎摔倒,她的面部撞到冰面,鼻子部分有些骨折,不过并无大碍。“奥运赛季过去后身体和精神的状态都需要调整,我们会继续总结经验。根据新规则进行调整。”韩聪则表示,他们在技术难度上要有突破,还要巩固加分的质量,他们也在不断学习汲取经验,包括学习一些冰上舞蹈选手的技术动作。
“主要是想提升细节和场上的意识。”韩聪表示,他为了学习冰舞动作还经常与正在指导国家集训队训练的美国外教瑞内进行讨论,后者曾是一名冰舞名将,“两个人一起滑行的节奏、动作的节奏等等……我们希望能在技术和表演上都有所突破,所以要从各个方面汲取养分。”
图片来源:新体育网
人员跨界——好苗子从艺术院校挖掘
在首钢进行集训的除了国家集训队,还有一批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跨界跨项选手,他们是此前参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国标舞专业与中国花样滑冰协会针对后备人才的联合选拔计划的学生,正借着暑假来到这里训练。
“他们中有些孩子潜力非常大。不只是动作的感觉,冰感也非常好。”赵宏博认为,“只要他们有继续参与坚持花样滑冰的意愿,协会将全力以赴地支持他们。”而目前这些跨项选材的学生所参与的课程也是多种多样的。据介绍,他们在这里除了每天在冰上进行基础的滑行练习熟悉冰面外,还有各类舞蹈练习,包括国标、芭蕾、HIPHOP、拉丁等等,负责教学工作的教练也是专业级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选材的方向就此打开了,很多艺术类可能都会开始慢慢融入进来。”赵宏博还表示,接下来很多项目也会尝试性地进行跨界,这些“跨界”很可能会打破花样滑冰一些固有的概念,他们会继续进行探讨和尝试。
图片来源:新体育网
而这种从训练人员到教学人员上的跨界在世界范围内也并非毫无先例可寻,据正在指导国家集训队训练的美国外教瑞介绍,运动员就像精挑细选的一颗石头,要从各个方向进行打磨,而不只是单纯的项目技术。“我熟悉冰舞世界冠军选手的教练团队,他们融入了很多项目的专业人士在团队中帮助训练。”瑞内说,这些专业人士来自各行各业,如国标舞、街舞,甚至还有戏剧表演方面的老师会训练运动员如何进行更戏剧化的表演提高表现力等等,“他们的训练方法把冰舞这个项目的水平提高了好几个时代。”
瑞内说:“只要能帮助到运动员,各种尝试都是可能的。”
场馆跨界——设备设计从杂技团讨经验
除了从训练和人员上“跨界”之外,首钢的花样滑冰馆在设备上也在“跨界”。
“花样滑冰冰场的上方有一个新设计的吊轨,我们找了中国杂技团的工程师帮助我们进行了一些设计理念上的工作。”赵宏博向记者介绍了新场馆里用来保护运动员的“新式武器”,“世界上这类保护装置一般都是靠钢丝吊威亚,我们的吊轨则是按照运动员滑行轨迹设计的。”
这个保护装置虽小,但是可以极大的帮助运动员,赵宏博举了双人滑托举动作的例子,“不少刚开始练习托举的运动员,技术动作掌握不好时很容易就会把女伴‘扔’出去了,对于女选手来说非常容易受伤,抛跳、四周跳等难度动作也都存在容易摔伤的问题,现在有了保护装置,运动员更敢于练习新动作。”赵宏博称,这类保护措施还会继续升级。
图片来源:新体育网
“我们也引入了不少新设备来帮助训练,比如现在运动员都带有心率带,我们在训练时能够实时观察运动员反馈的训练强度,包括睡眠时的心率活动也有记录。科研组则会每天收集这些数据反馈到总数据库中,以此监测运动员的指标,帮助我们及时调整运动员的状态。”赵宏博表示,目前新场馆在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的,运动员的训练状态能得到很好的释放。“除了主力运动员外,我们在青少年等年轻运动员的训练上也很下功夫,现在放眼的不止2022,还有2026,他们现在有着非常好的训练条件,希望他们有所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