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2022>正文

全国花样滑冰精英训练营第三期丨教练对话教练

来源:中国花样滑冰协会    时间:    作者:景慧敏

5月27日,为期一周的全国花样滑冰精英训练营第三期鸣锣开营。和前两期训练营相比,本次训练营有三处不同。

学员不同

这一期的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名基层教练员。他们有的有长达20多年的花滑教学经验;有的在运动员时期取得过骄人的成绩,退役后期待继续为花滑事业贡献力量。相同的是,他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向世界顶级教练团队学习的机会,希望吸收更多“养分”,反哺自己的学生。

001.jpg

教学阵容不同

除了前两期训练营执教的布莱恩·奥瑟、崔西·威尔森两位教练,拥有27年教学经验、培养出多位世界冠军的佩姬·艾斯特罗普也加入了进来。在奥瑟的复合团队中,艾斯特罗普教练以教授旋转见长,此外,在跳跃技巧、运动员沟通管理等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

002.jpg

教学方法不同

实践方面,奥瑟教练邀请了5名第二期训练营中表现优异的小营员来做教学示范。一堂课上,奥瑟团队一边指导孩子们进行跳跃、滑行和旋转练习,一边向场上认真记录的学员们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在下午的技术理论课中,奥瑟团队会通过视频慢动作向大家讲解“教科书”级别的动作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最终达成这样的效果。

003.jpg

每一名来参加第三期培训班的学员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尽管课程刚刚过半,大家的收获和感悟都颇多。忍不住整理下来分享,可能对同是教练员的你也有一些启发。

重视基础,学会“分解”教学

当问及奥瑟团队教的哪些东西是最有用的时候,答案无一例外都是“重视基础训练、使用分解教学的方法帮助学员理解、提升”。

刘颖教练(黑龙江省滑冰训练中心):“分解教学这种方式对成熟的运动员来说可能用的少一些,但对于修改技术的队员、小队员来说,帮助会非常大。他会把一些很难的动作来分解,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位置,都告诉你如何来做。这样学生首先会对正确的动作有一个认知,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身体来完成想要做的动作,否则运动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直到练到有本体反应了才能明白。如果孩子从小开始练习的时候就能这样规范他们,就不会走很多弯路。真正进入难度训练后,也不用再调整动作。”

004.jpg

孟迪教练(吉林省冰上运动管理中心):“我能感觉到奥瑟也是在不断学习的,他们总结出了一套对运动员而言非常有技巧的东西,告诉你很简单、很基础的方法。比如之前崔西和大家介绍步法时,会强调如何提高运动员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这样对下一步做跳跃和连接都有帮助;佩姬教授旋转,这也是我最期待的。毕竟目前为止,咱们对旋转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佩姬会从姿态、出刀的方向、手和腿在空中的位置几个方面逐一讲解和演示,这样的分解,一方面让运动员更容易明白,另一方面因为把细节做到了,虽然旋转的时间很短,但评定的级别可以很高。”

学会交流用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

在首天的经验分享会上,奥瑟教练介绍了羽生结弦每天的训练情况,并且告诉学员们:“态度很重要,只有教练自己带着饱满的情绪上冰才能感染队员们。”

001.gif

很多教练员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小运动员都感到“束手无策”,身体发育和攻克难度受挫让他们非常容易放弃。来自冠军冰场的梅志斌教练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对此,奥瑟教练建议,面对瓶颈期的运动员还是要鼓励为主。而在帮助孩子攻克难度的时候,不要一下子把问题全部对孩子说出来,一部分、一部分的纠正,这样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

要时刻提醒运动员们清楚自己的目标

在技术理论课座谈交流环节,奥瑟教练也分享了他在教学岗位上遇到的困难。奥瑟团队中遇到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他看来因材施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运动员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目标是什么。

005.jpg

刘颖教练:“奥瑟也说过,相比较之下,美国和加拿大的运动员会更有自己的想法,带着问题去训练,他们会和教练员去交流。相比较之下,国内孩子在这一方面会差很多。我们也经常和运动员说,只有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外面的人才能帮你达成你想要的目标。如果只有教练推着去做,训练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教学方法千千万,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谈到训练营这种学习模式,每位教练都感受颇多。

孟迪教练:“这次和两位教练学习,一方面是吸收了很多前沿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接触到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协会举办训练营、培训班,让大家开阔眼界、接触到了不同的方法,只有见的多了、学的多了,遇到不同孩子和不同情况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006.jpg

宋楠教练:“在旁边看奥瑟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指导方法,也有不同的沟通方式。我也看到了他们的细致和耐心,这几天对我来说就是‘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刷新了我很多认知和理解。”

花滑无止境

在向奥瑟团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花样滑冰这项运动,教练员们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考。

007.jpg

宋楠教练:“奥瑟让我明白,从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转型成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新生代教练员而言,要不停的努力学习,才能做得更好。”

孟迪教练:“用我自己话来说,花滑就是一个‘熟练工种’,项目的周期性很长,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练习对孩子和家长都是考验。”

梅志斌教练:“对于俱乐部教练来说,要让刚入门的孩子爱上花滑,随后通过规范、专业的教学让他们在热爱中成长,而不是仅仅把花滑当成一项娱乐。”

刘颖教练:“对于一个花滑运动员来说,从开始学的那一天直到退役的那一天,都会有你不会的动作、没学完的动作,这也是花滑的魅力所在。”

图片来源:中国花样滑冰协会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