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2022>正文

“云论坛”直击滑雪行业痛点与希望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0-04-17    作者:田洁 彭晓烯 傅潇雯

一场疫情让国内的滑雪产业遭受重创,处于困境的滑雪行业从业者正在积极展开“自救”。4月13日,由冰雪头条主办的中国滑雪产业振兴“云论坛”第一期“聚焦雪场”线上直播活动举办。国内九家龙头滑雪场的管理者与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冰雪头条创始人侯明晖在论坛与滑雪从业者们分享了对于行业的种种思考,为中国滑雪产业的复苏提供了不少思路。这场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的直播吸引了冰雪行业内广泛关注,本报记者全程参与“云论坛”的讨论,并通过对论坛的内容整理和对参与者的追踪采访,全面思考呈现论坛成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期对冰雪行业发展有所裨益,同时作出自身的努力和贡献。

雪场渐渐看到曙光

国内的滑雪场目前限流防控有序复工,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但滑雪从业者们渐渐看到了光亮,思考着疫情除了带来沉重的打击之外,还能给雪场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疫情带来滑雪者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可以说是疫情常态化后国内滑雪场的一缕阳光。黑龙江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总经理薛东阳认为现在疫情对滑雪产业的冲击是暂时性的。他提出疫情可能会对目前的国际关系有较大影响,一部人的消费降级是指对于许多过去习惯于出国滑雪的爱好者而言,他们只能转向国内滑雪场,从出境游变成国内游,从长线游变成短线游。大部分人的消费升级是指转向内需后国人收入的上升,带来从基本的吃穿住用需求到追求更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北京南山滑雪场总经理胡卫补充表示,由于疫情可能同时带来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的客人,雪场服务也要针对不同的客人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上会有更高的要求。

W_41573379_19122118_cz.jpg

万龙度假天堂董事长罗力说到,疫情后人们对于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方面的需求增加,冬季可开展的运动项目较少,这有利于滑雪运动的发展。万龙在疫情初期存在对疫情估计的不足,在雪场关停期间虽然坚持造雪,但重新开放后平均每天仅接待100-200人,并不能实现雪场的自救。在张家口政府的牵头带领下,雪场获得了政府及金融机构的支持,缓解了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北京怀北滑雪场董事长陈焕章表示受疫情影响,全球可能迎来一波宽松政策以振兴经济,滑雪行业应当抓住机遇。而基于2019-2020雪季雪场营业期间不错的增长数据,太舞滑雪小镇副总裁王世刚同样认为在疫情常态防控下,下个雪季的高增长和滑雪市场的繁荣是可以期待的。

浙江绍兴乔波滑雪馆在1月26日停业,因此失去了春节黄金周和寒假时段,损失了全年三分之一的收入。随着疫情向好,在3月初重新开业后滑雪馆的客流逐渐增多,清明小长假期间更是日接待500人,总经理张迪表示;“在复工后滑雪游客出行的意愿和热情要比我们之前预估的乐观,这给了我们鼓舞和信心,因此很期待五一小长假会有客流小高峰。”乔波滑雪馆近几年在冰雪进校园以及冰雪赛事方面进行着积极探索,张迪认为随着疫情好转学校渐渐有序复课,滑雪馆还将继续从培养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入手,为学校提供滑雪场地,滑雪馆也将渐渐热闹起来。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相信在这些雪场管理者的不断努力下,疫情所带来的后退,是为了之后更快速,势头更猛地前进。

“抱团取暖”成行业发展趋势

面对冬奥带来的产业黄金期,如何做大蛋糕是现阶段滑雪产业的当务之急。各种形式的雪场联盟渐成趋势,“我们需要抱团取暖和树立市场信心。”太舞滑雪小镇副总裁王世刚说。

所谓“报团取暖”,就是雪场间形成联盟,或以地理位置联合,或以合作的方式。滑雪场的联盟不但可以降低滑雪的门槛,突破滑雪人口增长瓶颈,也是促进滑雪产业规范化、组织化、品质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在论坛上几位雪场管理者也为我们透露了更多关于滑雪场联盟的进程与信息。

W_19281173_18123117_chy.jpg

王世刚论坛上透露,目前太舞正在与多方合作打造一卡通滑雪的平台,目前已有三家滑雪场加入,今后会有更多的滑雪场联盟出现,改变市场结构。他认为雪场联盟是当下趋势,未来打造全国范围或东南西北滑雪大区的概念会逐步清晰明了,树立市场信心需要从业者以联盟、行业协会、论坛等多种形式共同向市场进行发声。“疫情虽然带来灾难,但也带来了机会,行业当中的联合和合作会更加的紧密。”王世刚说。

2019-2020雪季,国内五大雪场联合推出的2022联盟通滑卡成了滑雪行业最重磅的消息之一,国内的消费者仅需2022元即可通滑中国三大滑雪区域的五家顶级雪场。本次论坛上新疆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董事长李建宏透露,近期联盟要去新疆阿勒泰等地考察验收申请加入的其他雪场,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雪场意识到联盟通过降低冰雪运动的门槛,增加国人参与滑雪运动的兴趣与机会带来的好处。

通过滑雪场联盟的形式推动大众滑雪成本的下降是“治疗”突破滑雪人口增长瓶颈“药效快”的方式。相信在疫情稳定后,会有更多不同规模的雪场联盟出现,不但对雪场的经营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通过降低门槛有力推进滑雪运动的普及。

大学生为滑雪运动注入活力

近些年随着冬奥会的筹备和国内冰雪行业的发展,冰雪专业人才稀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很多高校因此开设冰雪专业方向,增加了冰雪行业的人才厚度。除此之外,很多高校也组织了滑雪社团或协会,在国内的许多大众滑雪赛事中崭露头角。大学生已经成为一股强劲的力量,推动着滑雪行业前进。

说到大学生滑雪,不得不提到万龙滑雪场,早在十几年前万龙就开始对大学生免费滑雪,多年的积累培养了大批高校滑雪爱好者,从而带动了更多雪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在“云论坛”的讨论区就有高校学生表示,已经享受了三年万龙对大学生免费滑雪的福利。雪场的优惠措施实实在在惠及了很多高校滑雪爱好者,也促进了很多大学生参与滑雪运动中来。

W_9163259_19020619_y.jpg

高校生参与滑雪,不但对于滑雪人口的增长有着带动作用,更多高校生的加入,也将促进滑雪行业的“提质升级”。亚布力滑雪场作为黑龙江最大的滑雪场,曾经的导滑员大部分来自雪场周边的农民和工人,如今与哈尔滨许多开设冰雪专业高校的合作下,在刚刚过去的2019-2020雪季推出大学生实习计划,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总经理薛东阳说:“大学生导滑员的加入改善了亚布力滑雪学校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更多年轻面孔加入到导滑员的行列中。”与此同时,亚布力还通过趣味滑雪赛、高山定点赛事,有效地推广并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意愿和运动意愿比较高,我们将立足于黑龙江,逐步与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的雪场联合起来,通过举办滑雪比赛等形式促进大学生群体滑雪人次的增长。”薛东阳说。

浙江绍兴乔波滑雪馆总经理张迪也在论坛中对大学生们敞开大门,她表示非常欢迎大学生能来到乔波滑雪和工作,希望能有更多大学生加入到滑雪教学的行业中,提高滑雪教学行业的档次和质量。

南方雪场探索跨界多元发展

2017年12月23日,王嵩投资3亿元打造的重庆最大的专业滑雪场——南天湖滑雪场正式开园试营业,单日接待游客就突破了2300人。之后,他又斥资12亿元,在巫溪红池坝打造了一座野雪滑雪场。几年来,王嵩在滑雪行业一直亲历亲为,不断地学习、总结,这次疫情,让王嵩也思考了很多。

重庆南天湖滑雪场距离主城区只有两个半小时车程,是重庆第一条有滑雪缆车的雪场,这里被王嵩打造成年轻人的滑雪启蒙地,为重庆当地人提供从0到1,以及从1到2的阶段滑雪启蒙。“如果雪友希望在滑雪方面有更进阶的提升,可能会选择其他更大的滑雪场,而我们的定位就是滑雪启蒙,并不和其他滑雪场形成竞争。”

南天湖滑雪场的定位和举措也为许多南方雪场提供了范本。南天湖今年加大投入3000万,把滑雪大厅打造成一个大型轰趴馆。夏天避暑的时候,把雪场前面接近7万平方米的缓冲区全部铺上高尔夫草坪,可以为家庭提供亲子户外运动的场地,晚上可以在这里看星空,体验大自然。同时,南天湖国际度假区今年在申请国家级度假区,有着将近500个房间的五星级酒店已经落成,计划于5月30日开业。巫溪红池坝野雪公园的雪况好,每年至少可以保证4个半月的雪季,前几天还下了一场20多厘米的大雪。“或许专业的滑道不是我们的特长,但是我们在配套设施、服务上会有更大的提升,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王嵩说。

W_46529882_19011520_y.jpg

重庆的特点是景区一般都在山上,夏天有避暑的功能,冬天可以滑雪,春秋可以赏景,四季运营没有问题。这让王嵩想到突出“娱”的特点,抓住娱乐行业,重庆是个网红地,相应的吃喝玩乐各方面都有非常完善的配套设施,这是重庆比北方的雪场稍占优势的地方。

合作是王嵩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在硬件合作方面,以前我们用进口的设备,去年我们尝试和国产品牌合作,实际上中国人的制造能力是很强的,产品的质量不比进口的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成本。”王嵩认为,未来的大方向就是要硬件合作、同行合作、异行合作,要利用大数据进行文化、旅游和体育的结合。以前是观光旅游,现在更多的是体验式旅游,体育与电竞结合,体育、包括滑雪项目转到线上,这些都会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去年,重庆8家滑雪俱乐部成立了重庆冰雪产业联盟,把重庆的冰雪资源整合起来,为雪友提供更多的便利,更优惠的滑雪条件。未来,跨地区、跨界的合作将成为需要思考的发力点。

四季经营需从实际出发

四季经营是滑雪场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年在疫情影响下,雪季的经营惨淡,可以分摊风险的四季经营命题一次又一次被提起,雪场管理者们纷纷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起解题思路。对于度假型滑雪场来说,四季经营最主要的作用在于降低硬件设施的空置率和防止高水平人才的流失,并且尽可能做到收支平衡。

但其实并不是所有雪场都合适开展四季经营。本次论坛上各家雪场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四季经营模式进行了探讨,北京怀北滑雪场董事长陈焕章对正在考虑加入夏季运营的滑雪场给出了建议,夏季经营不要一拥而上,要根据市场环境调研计算,合适做,不合适不做,最主要的是活下去,关键是夏季要有核心项目。

四季经营较为理想的情况是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主题。但在实际经营中,为了尽可能延长雪季经营,春季和秋季的时间常常被压缩至只有20天左右。陈焕章说:“春游赏花秋游赏红叶,北京有太多地方可以去。即使我们怀北滑雪场具备春秋季的景区资源,也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所以焦点一般放在夏季。夏季经营项目要根据市场环境调研判断,我认为离市中心交通便利和雪场在景区里这两点非常重要。”怀北滑雪场在夏季的核心项目是漂流,2019年的游客人次在8万至9万左右。但这一模式很难被单纯复制,各地需结合实际,更多的雪场夏季经营还是以“组合模式”开展。

W_9341540_19020619_y.jpg

位于崇礼的太舞滑雪小镇从2017年起全面进入四季经营,2019年夏天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夏季营收超5600万。目前太舞的夏季经营由三个主要业务组合而成,一是依靠大型夏季户外项目的营地业务,二是借助于自然环境和硬件设施的团队和会议业务,三是针对家庭客户提供丰富多彩家庭活动。太舞滑雪小镇副总裁王世刚表示,四季经营需要从整体的经营规划入手,即了解市场需求。“崇礼有自身优势,但只用一个项目把整个夏季的经营撑起来不太可能,毕竟这里离大城市目标市场较远,虽然现在京张高铁开通,车程会缩短,但是不会从根本改变现状。”王世刚说。

位于新疆的丝绸之路滑雪场是天然具有夏季经营优势的,17年前这里未开发为滑雪场之时是避暑度假区,良好的区位优势让丝绸之路滑雪场近几年开始在夏季经营方面下功夫。丝绸之路滑雪场距乌鲁木齐市区40公里,不到一小时的车程让丝绸之路滑雪场在夏季也是绝佳的度假地。“今年主攻缆车运营,去年新建造的两条厢式缆车索道在夏季可以高空观光。”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董事长李建宏说,他非常认同太舞的“组合模式”运营,丝绸之路也将在夏季运营方面多拳出击,实景演出、空中秋千、滑道、玻璃桥等系列活动设施,让李建宏对今年夏季的运营信心满满,100万人次的客流量是丝绸之路今年夏季的目标。

刚刚结束对国外30多个雪场考察的李建宏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他认为国外滑雪场在的非雪季经营有三类,一是非雪季不营业,二是只在暑假期间开放两三个月的时间,三是经过长期积累四季运营非常成熟的滑雪度假区,已经可以达到非雪季比雪季的客流量还高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雪场是否进行四季经营,还需结合雪场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盲目地跟风开展会适得其反,只有打造核心项目和形成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有效达到夏季经营的目的。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