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冬奥会契机,许多企业的目光都聚集在冰雪行业,投身自主研发冰雪运动新型材料的行列中,为冰雪运动的发展积极培育新动能。目前许多研发成果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冰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助推作用,也为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和技术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今年冬博会的中国奥委会展台上,一片特别的冰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这片看上去与普通冰场外观并无太大不同的冰场,滑冰爱好者们在冰面自由滑行,周围却没有任何制冷设备。原来这是一块“液态节能运动冰”的冰场。
液态节能运动冰是一种特殊固定材料,与此前许多仿真冰相同的是,它们都可以一年四季、室内户外都可以使用,不受时间、空间和气候限制,而不同的是这种液态冰滑行效果比许多仿真冰材料的滑行效果更好,与真冰的相似度更高,能够满足平时训练、培训教学和娱乐休闲的需求。这种液态节能运动冰是由福建万聚福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建造,公司总裁张祖爱说:“液态冰满足冰上运动原理,保证滑行润滑度以及刹车、急转急停等动作的实现,又不至于像天然冰那样容易碎,损耗很大。”他表示,常温液体状态下,现场浇筑一体成型后,滑冰爱好者可以用专业装备在新型冰场上滑行。这种新型冰场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不需要专业制冰设备和专业制冰人员,平时用干布或者吸尘器清除灰尘以及运动产生的碎屑,保持冰面干净即可。液态节能运动冰的投放对于进一步推动滑冰运动的大众化、全民化起到助推作用。
资料图
冰雪运动对于保暖的要求很高,更加轻薄的服装材料不仅能让人们在冬季穿着更轻便舒适,还能帮助运动员在赛场上提升动作完成度。一款领先世界技术自主研发的新型保暖面料新面料叠加态,让冬季服饰不再臃肿。北京叠加态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钟飞鹏表示,测试表明,叠加态材料可让冬季服装厚度下降80%,保暖效果却能提高5倍。“这个技术不仅仅是全球领先,还是技术革命,是技术颠覆。它只有0.7毫米左右,每平方米只有45克,技术核心是分子叠加、功能叠加、能效叠加、物理叠加和多学科叠加的技术成果,具备保暖、隔热、透气、抗菌、吸湿、速干、轻薄、安全、环保的全新的材料。它可以应用到衣食住行,辐射零下50度到150度温度之间的产业链,而不只是服装上的保暖。”钟飞鹏说到。
滑雪运动有许多腾空动作,为了保证滑雪者安全,一款由辊轴滑毯搭建的着陆坡应运而生。辊轴滑毯酷似一个算盘、摩擦阻力很小,当雪板、护具、服装或肌肤在辊轴滑毯上着陆时,都会继续滑行、逐渐减速至停止。着陆不会有卡顿、不会造成滑手或辊轴滑毯的损伤,无论着陆成功或失误,都不会对滑手造成冲击。北京奔流野外运动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勇刚介绍,着陆坡选用了柔软但没有弹性的钢缆,将辊轴穿装成毯,使辊轴滑毯柔软但不具伸展的弹性,因此滑手着陆时毯面不会产生局部塌陷,滑手会沿毯面顺畅地继续滑行、缓慢减速至停止,没有卡顿伤害。着陆坡的出现保证了滑手的安全,滑手可以轻松地尝试高难动作,大大压缩了训练周期。
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新型材料投放到冰雪运动中来,助推冰雪运动发展,也让国产科技得以冰雪赛场舞台得到展示。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