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内体育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段特殊时期,多方助力体育企业渡难关、稳发展,重回正常轨道。
体育消费券
为了刺激体育消费,2020年,全国多地开展体育消费券发放活动。3月中旬,山东省青岛市体育局组织推出“你健身、我买单”全民健身消费券派送活动,首批6家健身经营单位共发放总额3.4亿元健身消费券。其中,总价值约1.2亿元的健身体验卡及总价值约1.6亿元的健身消费券,主要用于体育运动项目体验、购买私教课程以及健身卡等。活动一推出便受到市民欢迎,不到一天时间就发出12034张健身消费券。
据悉,2020年,全国有16个省及相关地市组织发放了体育消费券,参与市场主体5000多个,体育消费人次超过1100万,拉动体育消费近百亿元。
金融助力
为了帮助企业渡难关,全国多地体育部门协助银行系统出台金融扶持政策,为国内体育企业复工复产助力。
从2020年3月开始,江苏省体育局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推出支持体育产业“复工助企四专十条”金融服务措施,2020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对259户体育产业客户的营销对接工作,成功给予50余户客户信贷支持4800余万元。6月中旬,江苏省体育局又与江苏银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体育+金融”服务方案,助力体育企业复工复产复市。
3月中旬,广东省体育局协助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迅速推出“中银体育通宝”服务产品。截至去年7月中旬,就有31家体育企业贷款获批,获批信贷额度约为1.8亿元,实际贷款超过8000万元。
2020年,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为张家口崇礼区万龙、云顶、太舞三大雪场批复新增周转贷款6000万元,降低阶段性贷款利率让利50余万元,将原定的季度结息周期调整为年度结息,调整2020年的还款计划至2021年,大大减低了疫情对滑雪场财务成本的压力。
三大展会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0年,三大国际性展会相继举办,为加快体育产业复苏助力。
9月4日至9月9日,主题为“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117家知名体育企业及相关机构在线上或线下参展,参展单位全面覆盖体育产业11个大类,包含24家行业领军单位,境外单位占比约为30%……作为服贸会行业专题之一的体育服务专题展,设置有体育装备制造、体育服装用品、体育前沿科技、体育新兴服务和体育互动体验5个展区。
9月底,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博览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家、地区及全国各地的参展商及观众近10万人,在15万平方米的展区内超过1200家体育用品行业知名企业参展。
11月初,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置了体育用品及赛事专区,专区面积达7300平方米,吸纳了25家全球领先的国际知名体育赛事、体育品牌、体育科技企业参展,首次参展企业占比超过90%。
图片来源:2020年体博会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