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正文

从敢于担当到有所作为 国羽加油!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18-05-29    作者:李刚

中国羽毛球女队自1984年征战尤伯杯以来,非冠即亚,此次在曼谷无缘决赛,是34年来第一次。

在总结失败原因、汲取深刻教训的同时,中国羽毛球女队不该失去再度崛起的自信。而这,应当来源于运动员的敢于担当。

第三单打李雪芮在半决赛中泰之战中丢掉关键一分,令中国女队失去晋级决赛的机会。面对失败,她既没有推卸责任,也没有寻找借口,而是直言自己表现离谱,对不起团队,“这次输球跟伤病真的没关系。这届尤杯非常困难,我们的硬实力还不够。队友的表现都不错,能把比赛带到决胜场,但我真的太令人失望了!”

对于一名27岁的老将,因伤离开赛场600天后重新披挂上阵,在适应高强度比赛不足60天的情况下,李雪芮并没有以“我尽力了”回应媒体与球迷,反而主动承担失利责任,这种品质难能可贵。

胜败虽为兵家常事,但败军之将又如何言勇?1989年,中国乒乓球男队兵败多特蒙德后,历经6年走出低谷,其间他们承受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在那种特殊的气氛中,正是由于领导、教练、运动员敢于担当、卧薪尝胆、刻苦训练,才在日后有所作为,成就了中国乒乓球的更加强大。

敢于担当具体到实践中是一种责任。作为中国乒乓球男队当年失败的亲历者,中国乒协时任主席徐寅生敢于直面失败,承认不足,并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与球队的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共同谋划,最终摆脱困境,打了翻身仗。

承担责任、敢于担当需要胆识与气魄,徐寅生同志从当运动员开始,直到后来出任教练员、担任领导职务,“责任”二字贯穿始终。正是基于负责任的延续,才有了他此后的担当。

其实,中国体育界“敢于担当”的人和事不胜枚举。1991年末,备战奥运会足球赛亚洲区六强决赛的中国国奥队主教练徐根宝喊出“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的豪言。虽然当时有人认为这是说大话,或不给自己留退路,但在很大程度上,这就是一种担当。尽管在那次比赛中中国国奥队未能进军巴塞罗那,但这种风骨却令人记忆犹新。现在,徐根宝年过古稀,可依然为中国足球的青训而奔波。如果缺少敢于担当的精神,他怎能为毕生追求的事业锲而不舍?!

中国羽毛球女队没能晋级尤伯杯决赛固然遗憾,但李雪芮敢于承担责任却让人感到看到这支球队未来崛起的希望。一个人犯了错是正常的,可如果连敢于承认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寄望其以后有所作为?

年纪已大的李雪芮今后能否带领中国羽毛球女队走出困境目前不好断言,但她敢于担当的品质却给队友作出了榜样,这就是中国羽毛球女队日后打翻身仗的前提与基础。


0
0

细览button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