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正文

为广播体操插上时代的翅膀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19-04-16    作者:林剑

W_15381880_18122400_lcl.jpg

自1951年第一套广播体操公布推广以来,广播体操在扩音器里的旋律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是新中国抹不去的记忆,早已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文化符号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模式化的广播体操、工间健身制度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方面的矛盾愈加凸显,其受众面、普及度持续下降,但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广播体操、工间健身制度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过也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日前,国家体育总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下发通知,进一步在全国范围深入推广和普及广播体操、落实工间健身制度。以期为广播体操、工间健身制度插上时代的翅膀,助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推广普及广播体操、落实工间健身制度,加强培训、比赛、宣传是关键。通知要求,各相关地区、单位应着力培训、比赛、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体育资源和特点,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符合群众要求的广播体操、工间操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在更多人印象中,广播体操培训还停留在实物培训、手手相传的初级阶段,但在通知中,要求下一阶段培训要利用好网络及信息化手段,制作广播体操分解动作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优秀运动员、体育院校师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广泛培训骨干力量,并通过他们传授给广大人民群众。

通知要求,在结合全民健身日、企事业单位运动会等多种场合和平台组织的展演展示活动、通讯赛等赛事平台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协调广播电台、电视台安排专门时段播出广播体操节目,为广大群众参与广播体操、工间操提供条件;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新兴媒体,开办专栏,播发广播体操、工间操宣传片、教学片、宣传画、挂图、指导手册等,鼓励深受群众喜爱、影响力较大的视频、新闻资讯软件等创新形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参与广播体操、工间操活动的认识和热情,自觉参加广播体操、工间操锻炼。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广播体操、工间健身制度推广过程中,场地、设施、经费的保障就是至关重要的“先行”条件。对此,通知明确要求: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广播体操、工间操提供便利的场地条件。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准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力度;利用好企事业单位的广场、空地和走廊等场所,在楼宇消防层、城市屋顶等增设场地;鼓励充分开发利用废旧垃圾场、废旧坑塘砖瓦窑、废旧厂房等改建体育场地;利用城市拆迁改造产生的“金角银边”建设便民利民惠民的健身场所;大力推动市场化,建设健身设施,支持修建体育场地设施的企业盈利,激发市场活力;利用互联网配置、整合健身资源,方便百姓健身。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推广普及广播体操、落实工间健身制度工作的投入,重点支持基层地区和单位的场地建设、设备配备、作品创作、普及推广、展示交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给予资金及设备支持。

1962年上映的电影《大李老李和小李》,讲述了某肉类加工厂全员参与广播体操,落实工间健身的生动故事,但愿这样的内容不止停留在黑白影像中,应和着新时代的脉搏,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0
0

细览button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