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公交车上经历了这样一幕——
车在行驶中,突然传来一阵哭声,同时还伴着“委屈”的诉说——“我再也不坐公交车了,这么多人,连个座儿都没有……”侧目望去,只见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泪流满面。公交车行驶了六七站,他的“哭诉”始终没有停止,带着他的老人一直好言劝慰,但没起任何作用,反而有些火上浇油。直到下车,男孩依旧不依不饶……
男孩的举动“刺激”了车内的部分人,大家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究竟是什么让他连站一会儿的体力都没有?
由此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男孩子心中充满了英雄主义。记得电影《少林寺》上映后,自以为“功夫”了得的半大小子们整天模仿影片中少林和尚的动作相互“过招”,即便有个磕碰,哪怕胳膊腿疼得钻心,也咬牙忍着,生怕因为流泪而被同伴瞧不起,从此在“朋友圈”里“混”不下去。除了外界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同样蕴含着很多英雄主义元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勇堵枪眼、邱少云置身火海纹丝不动……在这种耳濡目染,以及男孩子们相互不服的“攀比”中,谁敢在众人面前因为根本拿不上台面的事而哭得死去活来?
那个年代,男孩们在思想受洗礼的同时,行动也同步相随——体育运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野蛮”了体魄,还锤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虽然当年的运动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但在屈指可数的跑步、推铁环、跳绳等活动中,孩子们慢慢长高了、强壮了,与此同时,他们承受压力和抵御困难的能力也在不经意间与日俱增,这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投身各项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心理基础。
时光走过30多年,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思考,人的成长应当一代更比一代强,但公交车上那个男孩的一路哭诉却让人瞠目结舌。
显然,这个男孩在成长中所受的教育存在缺失。他是否被娇生惯养无从考证,但表现出的过于任性使他无法在公共场合约束自己不恰当的言行。仅就这件事而言,男孩的意志比较脆弱,连在公交车上站一站都哭天抹泪,那若干年后,当他面对更大挑战时又当如何?
看过一段有关日本小学生的视频,他们放学后没有家长的车接,都是乘地铁或公交车独自回家,“站到家”想必早已司空见惯。相比之下,至少那个男孩同人家是存在差距的。
但愿那个男孩的举动是孤立的,不过,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应该意识到,持续加强对孩子们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但体育运动行之有效。
试想,如果那个男孩平时的体育锻炼比较深入,那么在公交车上站一会儿还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