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正文

科技助力体育腾飞 体育助力创新人才成长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0-12-03    作者:钟秉枢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蓝图,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这一目标,比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确定的“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的目标提前了整整15年。体育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体育强则中国强。

015.jpg

↑资料图片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加快技术攻关,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动服从于、服务于新发展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激发的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将体育消费作为新发展格局中的内生变量,需要科技助力的支撑。近年来,国家层面推动都市圈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区域一体化建设,先后被上升为国家战略,9个国家级城市群获批,城市化率从1949年仅10.64%增长到2019年已突破60%,我国基本上形成以住宅小区为基本单元的城镇居住模式。城镇化发展使得人民更加追求生活品质,关注健康、体育、休闲和教育培训,对社区体育、社区健康的需求增加。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消费需求,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意。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为这一需求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研究构建覆盖面广、针对性强、良性发展的社区体育健康促进服务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集运动、营养、心理、环境、教育、健康干预为一体的社区健康促进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素养;实施技术和数字驱动战略,提升群众体育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群众体育扎根学校、扎根社区、扎根生活,引领社区健康服务模式变革,推动社区健身提质升级,为社区和公共健康发展提供可行策略与经验参照,支撑健康中国建设;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体育信息网、基于体育培训企业的体育教育培训网,完善各类体育专项数据库建设,推进智慧体育场馆、智慧运动社区建设,让智能化便携式防护和机能增强设备普及健康干预融入人们的生活,传统大众健身器械向智慧化、可穿戴式发展,训练竞赛向服务化、可视化、社交化、实时化发展,运动训练、竞赛和康复的科技保障体系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带动中国体育的现代化。通过体育的现代化,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中做出体育应用场景的示范。

016.jpg

↑资料图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动服从于、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加快开放互联的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结构,需要科技的奠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体育与党政部门、社会组织、学校、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多元、互动,校园比赛、青少年比赛、专业比赛、职业比赛多头并进,催化了体育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技术创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中枢,在政府、市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国家队、地方队、运动场馆、训练基地等更大范围、更多环节实现各资源主体的联通协同,多渠道、多形式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发展体育,引发体育运营管理与体育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打造了互为供应链的强大创新生态,打破了体育、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医疗等各领域孤立、分割、单维的状态,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旅融合、文体产业融合、文体旅融合,不断创新连接方式,建立更加多维、开放、连接、融合的共生体系,促进多元治理,助推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要求,“要妥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统筹做好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竞技水平,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需要科技的助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的技术革命集群突破,为以不断突破人体极限的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利用纳米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定位等高新技术重构新的运动训练、竞赛和康复的科技保障体系;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帮助球队制定比赛战术,使教练从繁杂的战术研究和数据分析中解脱出来,以提高教练的工作效率;利用传感器、网络及通信、信息、视频、计算机与软件、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高精度视频运动捕捉与分析等技术及相关设备和器材满足对运动员的动作捕捉和运动表现分析;利用多维、长周期、多源异构海量数据融合技术进行技战术能力评价和人才选拔,构建运动员冠军模型。科技的助力,将使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得以发挥,实现全力做好东京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同时高质量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科学家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2035年,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年轻人,正是如今的娃娃们,能否将他们培养成具有好奇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使摆在我们面前更加艰巨的重任。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和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人托尼·瓦格纳的研究告诉我们,“创新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无论是童年时期探索世界,还是作为成年人,作为一个科学家或者数学家,寻找新的可能性、新的思路,这些是人类的最高形式的表达,全部都是从‘玩耍’的初心开始。从玩耍开始,带着好奇心,勇于提问,积极展开人类的对话,这就是文化上最重要的。”体育恰恰就是这样的“玩耍”,是在非暴力或控制暴力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则,接受他人挑战,进行的竞争和拼搏。它既是激情的一部分,其本身也是一种内在动机。而内在动机和创造型思考比单纯的技术知识更为重要。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育理应发挥自己的优势,贡献创新能力培养,适应高质量发展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好奇心需要聪明的大脑。体育让人变得更聪明。体育运动对大脑发育和健康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国内外最新研究表明,多种多样的身体运动要求大脑建立复杂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结构发生变化,神经元数量增长,神经联系多样化和复杂化,提高大脑的执行功能;锻炼大脑的认知功能,如注意力集中、分配和抗干扰能力,信息加工速度和灵活性等;让大脑得到足够的氧气供给。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运动都会使创造力提高。长期坚持体育运动者,其创造力及各项能力的总体水平高于不爱运动的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智商明显高于未参加或极少参加运动的人。

好奇心需要坚定的自信。体育让人变得更自信。创新人才是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的人,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人。一旦投入到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往往立即兴奋起来,并自觉收获激情和理想。体育运动,好比青少年成长的催化剂和助燃剂,催化梦想,助燃激情。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体育运动是竞争性的活动,不论是个人单项运动还是多人集体项目,运动水平的高低、素质修养的好坏、人格魅力的大小,都需要在竞争中通过自己的情绪体现出来,通过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示出人的独立、自主的本质力量,向世人宣示“我就是我”,以个性优势获得社会价值;在参与体育比赛中展示能力与努力的较量、争取胜利的奋斗、对卓越目标的认同。研究显示,每周三次课余训练组学生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4个维度上得分高于普通学生组。

好奇心需要坚韧的斗志。体育让人变得更坚韧。创新人才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人,是不服输的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孩子们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因为每一次参与运动就代表着一次尝试、探索和学习。面对体育运动中不可避免的成功和失败、得意和挫折、赞美与批评,使孩子们通过运动训练和竞赛逐步学会了调控情绪,以平常心对待之,逐步学会做到面对挫折,屡败屡战;面对胜利,从零开始;面对不公,冷静理智,在一次次的获胜中体验成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感悟挫折,在成功和挫折中提高心理调控能力和道德水准。

好奇心需要宽容的心态。体育让人变得更宽容。创新人才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是具有社会意识的人。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加速社会意识的形成过程。体育比赛中,如果大家相互埋怨,不体谅别人的失误或情绪,比赛很有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于是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青少年学会了体谅与宽容,理解与互让。“没关系,再来”成为人们在运动场上听到的说得最多的话。研究表明,擅长体育活动的学生更善于为人处世,他们乐于奉献,极易融入社会。

好奇心需要担当的精神。体育让人变得更担当。创新人才是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的人,是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在参与运动中,青少年往往绞尽脑汁战胜对手,追逐成功的喜悦,千方百计克服困难,避免失败的痛苦,享受运动乐趣,充满挑战激情,在这一过程中,对青少年担当的要求比对其他情境中的要求更高,强烈的竞争意识、创造才能被激发出来。

面对“十四五”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发挥体育独特优势,培养青少年好奇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助力创新人才成长。(首都体育学院教授 钟秉枢)

图片来源:新华社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