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之余到户外走走,假期约上三五好友打一场球,或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户外骑行。如今,随着北京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开始加入到健身者的队伍中,通过参与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收获健康、收获快乐。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口比例达到50.18%,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5平方米,市区级社会体育组织达到624个,全民健身团队11928个,全市公益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为6.1万人。此外,全市目前共有室内冰场50座、滑雪场20家,而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日前,北京市发布了《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旨在促进全民健身、体育赛事、体育消费发展,以及体育与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等领域融合发展,全面提高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实现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意见》中,单在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方面,就提出了多项量化要求。其中,在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方面,到2035年北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要超过55%。在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方面,到203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8平方米。在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方面,要推进全民健身赛事品牌化发展,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运动会”。在促进全民健身体医深度融合方面,鼓励体育与医疗机构建立体医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支持体医融合实验室、运动康复医院和健康促进服务中心等机构发展。在优化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方面,要建设市级“全民健身服务云”平台,提升场馆预定、运动分析、赛事参与、健身指导等综合服务水平。
可以说,该《意见》中,为全民健身发展谋划的目标,就是要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新需求与新期盼。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带动更多北京市民参与到全民健身中,以体育的方式,丰富大众业余生活,养成积极参与体育健身的良好生活习惯。也进一步阐释了全民健身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格局。
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场地设施、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等多方面作为支撑;同时,需要体育、教育、住建、财政,甚至是小到一个社区,一个人的支持。因此,发展全民健身不只是体育部门的事情,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长久以来,我国之所以能一次次完成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攻克一个又一个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就在于我们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发展全民健身的过程中,面对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同样需要如此。
全民健身的发展,需要同心同力,团结奋进;更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全民健身、全民参与、全民健康,必将得到更好地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