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网北京5月18日电(实习记者 景慧敏)由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主办的首期“奥运之星”系列跨界跨项选材活动和集训于5月18日结束。集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将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同时,中国铁人三项协会联合北京体育大学,为选拔的人才提供多种升学通道。
“奥运之星”系列跨界跨项选材活动2018年2月启动,吸引了来自游泳、自行车、田径等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报名,经初选测试,11名运动员表现优异,入选了随后进行的为期两个月的集训。集训结束后,为了更加公平、科学地选拔人才,运动员们参加了5月16日至18日举行的测试考核。集训表现突出、考核成绩优秀的运动员,依据国家队选拔办法,将有机会参加全国高水平比赛、国际比赛乃至青奥会、亚运会、奥运会。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主席张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办这个活动的初衷有三方面——为2020和2024两届奥运会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打造一套体教融合的体系、为铁人三项培养人才梯队。
北京体育大学为此次选拔与集训活动提供了鼎立支持,选派复合型训练团队和专家团队组织训练与测试,同时拿出北体大竞技体校的入学名额以及入选运动员可以参加北体大单招考试的政策。此外,集训结束后,处于中学阶段的运动员可进入北体大竞技体校学习,即将升入大学的可通过体育单招或正在筹建的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学院(上海体院、山东大学等)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得知将有机会通过铁人三项单招考试进入到北京体育大学学习,参加首期集训的运动员王树川说:“这是我梦想的学校,这次集训刚好提供给了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抓住这次机遇的。”
据复合型训练团队主教练林健介绍,本次集训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出生于1998年,最小的出生于2004年,这些运动员大都来自游泳项目,或者有游泳基础。“这些队员刚进队的时候,普遍下肢关节比较软,所以我们专门请体能教练加强了关节性训练和体能训练,这两个月他们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他说。
此次跨项选材活动是继2017年十三届全运会骑跑两项、游跑两项全能比赛,以及结合2017年全国铁人两项锦标赛进行的跨界跨项选拔铁人三项运动员之后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选拔活动。在前两次跨项选材活动中,一部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脱颖而出,其中出生于2001年的女子运动员王涵直接被选入国家铁人三项队,目前正在积极备战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铁人三项比赛。
2018年第二期铁人三项“奥运之星”跨项选材活动将于10月份结合宁波东钱湖全国青少年铁人三项锦标赛进行,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运动员。未来,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还将寻求与专业体育公司合作,面向全球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