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竞体>正文

世界杯“黑马”褪色为哪般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18-06-25    作者:林剑

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首轮,“黑马奋蹄”让人印象深刻,首次亮相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冰岛队1比1战平两届冠军阿根廷队;丹麦队1比0击退实力不俗的南美豪强秘鲁队;甚至连未能收获积分的埃及队、摩洛哥队、哥斯达黎加队、韩国队也踢出了不错的过程,这再次印证“世界杯无弱旅”。然而,随着小组赛第二轮开打,人们发现:首秀惊艳,让人充满期待的“黑马”大都后劲不足——冰岛队0比2完败在“非洲雄鹰”尼日利亚脚下;丹麦队则被澳大利亚队1比1逼平;埃及队、摩洛哥队、哥斯达黎加队、韩国队相继失利,遭遇两连败的他们基本失去了晋级的可能。

世界杯无弱旅,世界杯更不相信眼泪。

“黑马”褪色的原因首先植根于赛制。不同于足球世界传统的循环制的联赛和单败淘汰的杯赛,世界杯采用“小组循环+淘汰”的混合赛制,这在锻造世界杯独有气质的同时,也给了大部分强队调整、适应的机会,毕竟想要取得更高排名的球队,就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小组三场比赛上,更不能过分看重小组赛首场比赛,哪怕首场慢热,只要渐渐找回状态,在积蓄更强后劲的同时,并不妨碍实现参赛目标。如此这般,按照世界杯小组赛首轮大都蛇形安排小组赛种子队和第四档球队直接对话的前提下,强队大都慢热,被“黑马”抢走风头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实力略逊的球队之所以被称为“黑马”,还因为他们较少在国际比赛中证明过自己,或实力上还存在一定不足,这样的球队不会以冠军、淘汰赛为目标,只是想在某些场次、某些时刻有高光表现。当全力以赴的“黑马”遭遇有所保留的强队,冷门频出势必是大概率事件。

而到了小组赛第二轮,对阵双方基本变成二三档球队迎战第四档球队。首轮化身“黑马”的低档次球队,从“横空出世”转换为“活在阳光下”,所有对手都可以依据首场表现设计针对性战术,比如尼日利亚队就准确找到了冰岛队在肋部防守方面的不足,依靠飞翼穆萨打进两球。另外,二三档球队也没有小组出线的把握,甚至首轮比赛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因此要在次轮猛打猛冲,这也让“黑马”球队失去了所谓的“气势优势”。

相比于世界杯参赛经验更丰富、世界排名更高的对手,“黑马”球队在能力上处于弱势,足球尽管是可以锻造奇迹的项目,但实力终究是一切的基础。不排除实力有限的球队爆冷甚至在某届世界杯有突出表现的可能,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考量,还是国内足球根基更丰厚,国家队建设更完善的球队成绩更佳。这是足球的规律、体育的规律,更是人类社会的规律。


0
0

细览button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