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竞体>正文

运动员的“知心姐姐”——记新疆体育科研所心理咨询师陈静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0-05-15    作者:姚辉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各训练大队,人们时常会见到一个留着短发,一袭红色“国服”女孩的身影,手捧笔记本穿梭于各运动队之间,她圆圆的脸上洋溢着微笑,犹如绽放的梅花,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备感亲切。她的职业正像她的名字一样,让人沉下心来,静静思思考,她就是新疆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名年轻党员、心理咨询师——陈静。2006年陈静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专业,由于她经常贴心地为运动员进行心理辅导、排忧解难,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

微信截图_20200515180421.jpg

倾谈点亮心灵

疫情期间,陈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停训的运动员,她常常通过教练员询问运动员情绪和心理变化状况。射箭队员吴妮尔的教练向陈静反映她有想放弃专业的想法,得知这个消息,陈静心急如焚。新疆全面复工复产后,她到新疆体育局体训二大队找到吴妮尔,给她做了一次深入的心理辅导。今年16岁的吴妮尔,是从新疆博乐招入新疆射箭队,远离父母的她之前在学校学习成绩优异,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射箭,就由衷地热爱上了这个项目。天资聪慧、训练勤奋的她在2019年全疆射箭比赛中获得女子乙组个人全能第一,并达到了健将级别。陈静通过咨询了解到,吴妮尔还有40多天就要中考了,面对训练和考试不能兼顾,让她左右为难。一方面:如果放弃训练回去备考,那么这段时间的技术和体能训练再捡起来就又要花费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强度去训练,想要保证文化课复习效果又有些力不从心。针对这样的情况,陈静对她进行了认知调节,结合吴妮尔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让她合理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引导她用正念训练的方法让她接纳梦想和现实的冲突,用积极的心态保证训练的同时,多利用业余时间复习文化课,鼓励她要相信自己能够顺利毕业。

不知不觉她们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交流谈心,听了陈静的一席话,吴妮尔茅塞顿开,临走,拉着她的手说,“陈老师,我要早认识你就好了,你要是我姐姐就好了。”陈静笑着说“你们就是我的弟弟妹妹呀,以后有什么思想包袱或者想聊天可以随时找我,我24小时开机。”

射击运动员于梦婷也有同样的感觉,她说:“和陈静聊天特别放松,她就像一个邻家大姐姐,知道我在想什么,想要什么。”2016年,于梦婷最好成绩在全疆赛拿了个人第一、团体第一。此后她对自己期望值很高,总想证明自己,加之疫情期间很多比赛取消,导致她常常失眠。在陈静给她做了认知调节心理压力疏导后,于梦婷现在又恢复了良好的备战心态,目前,陈静定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帮助她进一步提升训练状态。

真情唤醒信心

5月9日,在新疆体育局体训二大队射箭馆一楼,趁着运动员下午刚训练完,陈静开始对射箭队重点运动员心理压力方面进行例行筛查,这次筛查她是有备而来的,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后并征得领队、教练同意后开始实施的。

由于疫情期间没有出去训练,2017年室外射箭锦标赛团体淘汰赛冠军张霄霄对自己体能达标信心不足,加之最近一段时间体训二大队对体能训练的严格要求让他心理开始打鼓:“以往的‘身体训练’变成了现如今的‘专项体能训练’,我该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身体素质并避免伤病?”成了困扰他的一个难题。陈静在给他做心理辅导的同时,请来科研所体能康复师李捷,针对他的项目特点和身体素质,现场给他开出体能训练“处方”。现在,张霄霄训练积极性大大提高,最近心理方面也比较稳定,觉得生活越来越充实了,训练状态渐入佳境。

今年20岁的射箭队员梁赛赛最近处于伤病恢复阶段,当他看到队友们在训练场上热火朝天地训练心理陷入低迷,陈静在训练场给他教授了表象训练和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鼓励他安心静养,还给他发送了国外康复专家罗伯特•盖特林《伤病康复的黄金法则》课程,有效减轻了他的心理压力。

每次陈静心理服务过程各环节都非常完整,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她用真心服务运动队,通过了解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和家庭背景,进而和运动员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运动员的性格特点、归因风格和团结程度,进一步增进对队伍的了解。她不厌其烦地解答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在训练、比赛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给他们加油鼓劲。

初心照亮梦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疆体育科研所党员展现心系运动队、勇于担当、倾心奉献的精神风貌。

疾风知劲草,共产党人的先锋本色,正体现为在一线冲锋陷阵、勇往直前。陈静深知,在新疆体育大踏步前行的征程上,容不得任何丝毫懈怠。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守得初心、担得使命、勇于负责、奋发有为、不负青春、以实际行动永葆共产党人的先锋本色。

陈静常说,运动员10几岁就进队,有的还不到10岁,他们就像花朵需要呵护,我们科研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服务,耐心守护鲜花绽放。

业精于勤、荒于嬉。在扎根运动队,服务运动员的同时,2016年,她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陈静坦言,只有到实践中去,只有到运动队中去,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运动心理学的知识,才能获取更鲜活的案例,回过头来反哺教学,从而实现运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