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靠什么坚持20个月康复路,李雪芮回顾受伤的那些日子
标志性的正手发球,标志性的高质量正手突击直线,得分后标志性的握拳,伴随着标志性的一声短促而坚定的呐喊,赢球后标志性的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带着标志性的淡然但透出霸气的表情。
时隔20个月,李雪芮在2018年中国陵水大师赛上回到国际赛场,一系列的标志性行为,让人有一种她从未离开赛场的错觉。
站上领奖台,李雪芮露出了微笑;来到混合采访区,她终究还是没抑制住内心的兴奋和对亲人的感激,流下了眼泪。在大家眼里,那个重新登上冠军领奖台的李雪芮仍然和过去一样,场上霸气、犀利,场下云淡风轻。但很少有人知道,20个月的恢复与等待,她经历了多少困难,面对过多少挫折。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20个月,这一伤病恢复时间实在有些偏长。由于伤病恢复情况不理想,李雪芮一次次无奈地将自己的复出时间推迟,而每一次推迟,都是对自己心理的一次冲击。她曾一度因此而感到迷茫和丧气,加上曾经并肩作战的队友大部分都已经离开了羽毛球场,此时的她如果选择退役,似乎也没什么不妥。然而,她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在这条注定不平坦的道路上坚持,带着旁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为什么要坚持?”包括李雪芮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问过这个问题,而在内心深处,她给出了最简单却铿锵有力的答复:“因为我相信我还可以!”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单半决赛,李雪芮受伤倒地,左膝前十字韧带断裂。即便如此,她没有选择退赛,套上护膝之后,一瘸一拐地打完了整场比赛,带着受伤的左膝,以及卫冕之旅提前宣告结束的无奈。以伤病告别里约,她的这次告别,多了一分悲壮的色彩:一个战士可以被击败,但不能被击倒。
受伤之后,李雪芮第一时间来到德国奥格斯堡进行手术。离开里约的时候,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很好,不用太担心,再过一段时间又是一条好汉。”在手术成功后的第三天,她已经拄着特制的拐杖下地慢慢走路了。她很开心地把自己稍显笨拙的“挪动”视频发到了朋友圈,视频里的她笑得很开心,完全没有因为受伤而情绪低落的样子。
乐观是好事,但是刚刚经历了一次重伤和大手术,是否能回到赛场、重返巅峰暂且不提,伤病是否会对今后的正常行动造成影响都是一个未知数。所有人都在担心李雪芮,除了她自己,看上去她似乎有些乐观过度了。
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李雪芮还是笑得很开心:“我挺看得开的,既然当时已经受伤了,垂头丧气也改变不了什么,倒不如开开心心的,发生了就接受呗。其实,那段时间备战奥运会很累,整个人都处在很疲惫的状态,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我一直希望能有时间休息,但是大家都知道,奥运会后还有各种公开赛,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奥运会时受伤了,是老天也觉得我该休息一下了吧。其实,我那时候会想,就算奥运会没受伤,估计之后很快也会受伤。”
在德国手术和康复期间,李雪芮几乎没有想过和羽毛球有关的事情。20多年的运动员生涯,羽毛球几乎占据了她生活的全部,如今受伤暂时没法打球,那就好好感受一下羽毛球之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