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网衢州6月15日电(记者 王皙)“体教融合”在当今已经是一个老命题了,随着体育改革,尤其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校园重视发展校园体育。衢州市柯城区白云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将“体教融合”这一命题谱写出了绚丽的色彩。
两千多学生,人人练体育
白云学校坐落于衢州市白云街道,仅从学校的外观来看并不出挑,但走进大门,人们的视线就会迅速被操场上一队拿着专业射箭设备训练的学生们吸引,他们随着口号整齐划一地举起弓箭瞄准的动作让人过目难忘,而这仅仅只是白云学校开展的众多体育特色项目之一。
射击馆隐藏在教学楼内,训练的学生站成两排练习射击,教练则不时纠正他们的动作;参与击剑训练的学生腾挪的步法已颇有几分少年剑客的样子;参与艺术体操训练的女孩子们看个头还处于低年级,但已经能够准确抛接体操球,进行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白云学校校内开展的体育项目教学几乎囊括了所有时下流行的项目。
“我们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所有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会接受特色体育教育。” 白云学校校长叶海涛向记者介绍道,白云学校成立于2006年,自建校起就颇为重视“体教融合”式教学,项目也开展的越来越多,如射箭项目已经开展了六年,除此之外还有田径、射击、射箭、足球、健美操、网球、乒乓球等等,近年还陆续增加了电竞、击剑等时下流行的项目。而对于“喜静”的学生,校内也开设了围棋、数独等智力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
“同样的项目,有的孩子适合,有的孩子不适合。重点是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叶海涛表示,在白云学校的体育项目授课的教职员工都有着很高的专业水准,有的是省队的退役运动员,教学期间老师们还会挑出学生中的好苗子,吸收进校队重点培养,一些队伍还曾请来知名外教进行专门集训。
目前白云学校共有学生2600余人,所有人都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训练,其中400余人的水平可以达到半专业的水准。叶海涛说,从白云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每人都会掌握至少两种体育技能,这是白云学校带给他们的独特印记。
文体兼长开启的崭新人生
白云学校的“体教融合”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2006年成立的白云学校由柯城区实验中学和柯城中心小学合并而成,后来又陆续合并了几所附近的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周边城乡结合部及部分乡镇,决定将“体教融合”作为学校办学特色时,叶海涛坦言曾受到了不少来自社会及家长的质疑。面对客观存在的升学压力,体育教学与文化成绩之间的平衡,始终是学校发展体教融合必须面对的难题。但白云学校最终用成绩证明,“体教融合”的绝没有想象中那样“势不两立”。
“我们所有的体育训练都是在文化课教学结束后的,不会对正常教学计划产生影响。”叶海涛说。而且体育带来的不只是身体素质上的提高,也有思维的活跃与进取向上的精神,这些都将为文化课的提高带来帮助。叶海涛介绍说,大批文体兼长学生的出现,成为了校内的优秀标杆。
而在体育上练出的成绩,也为许多青少年展示了一条崭新的路。
“从我们的健美操训练馆里,走出了许多世界冠军。”叶海涛向记者介绍,在白云学校成绩拔尖的体育特长生,不少都得到了升入重点高中甚至重点大学的机会。“我们每年都会向重点高中输送三十多名体育特长生,如果高中没有训练条件,他们还可以回到本校的训练馆继续训练。”叶海涛表示,在白云走出来拥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中,还有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学校录取的例子。
“如果没有体育这条道路,可能这些学生会就此埋没在人群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体育的舞台,他们的选择变多了,体育让他们拥有了崭新的人生。”叶海涛说。
体教融合,让世界更加宽广
“我们还建了新的体育馆,从上到下一共五层,年底就会开放使用,它将满足学校所开展的体育项目的基本需要,也会为白云学校的师生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叶海涛尤其提到,新的体育馆中,还将特别开设奥林匹克课程学习中心,让学生们不止学习体育技能,还要学习体育文化,更加深入的感受体育精神的熏陶。
“体教融合”已经提出了很多年,而白云学校作为“体教融合”实践的佼佼者,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标杆”。“我们是浙江省重点关注的体教融合示范学校,不夸张的说,我们在全省也是独一无二的。”谈到这点时,叶海涛颇为自豪,据介绍,已有不少教学相关工作者前来白云学校考察学习其办学经验。“既练体育,又读文化,世界会更加宽广。”叶海涛这样说着,白云学校也在用实践践行着这句话所传达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