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须保持“安全距离”
疫情发生以来,大家都开始重视运动和健康,居家的同时也不忘尝试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很多人开始选择走到户外,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一些室外运动。
对于出行目的地的选择,人少、密度小、有得玩是大家考虑最多的。在广西,有一个地方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座接一座刀劈一样的石头山,距离城市有一定距离,是自驾游爱好者的心爱之地,这就是全国攀岩特色小镇马山县。经过几年建设,攀岩小镇已开发完成22面岩壁、553条攀岩线路、6条登山栈道、9个攀岩平台,建设了体验项目——2条飞拉达线路,游客在体验后都感觉非常的新奇和刺激。
资料图
近日,马山的飞拉达项目也重新“开门迎客”了,不少人也想在数百米的悬崖峭壁上体验一把“飞檐走壁”。和原来多是旅行团前来体验不同,现在基本都是自驾前来的,广西登山运动协会秘书长刘富旺说:“因为疫情还没有真正结束,团队性活动确实不宜开展,因此大家基本都是单独出行,基本没有几个家庭组团前来的。”
刚刚开始恢复营业的飞拉达项目,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控制人数,实行预约制,虽然与疫情之前相比流量有差距,但是现在安全是第一位的。刘富旺说:“之前差不多是一个小时接待40位游客,现在一个小时最多只能预约15位游客。所有游客都需要先进行预约,现场测量体温正常后才可以体验飞拉达项目。”
刘富旺说:“相比很多室内运动,飞拉达因为自身项目特点受疫情影响不是非常大,很多前来体验的人也是非常喜欢攀岩的人,但是市内很多攀岩场馆都在室内,空气不是非常流通而且人会相对多一些,所有选择室外类似的活动进行体验。飞拉达也让很多愿意走到户外的人有了新的体验,而且可以舒缓疫情以来烦躁的心情。”
作为一项娱乐健身挑战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刘富旺希望大家有最好的体验感受,他说:“在地面讲解的时候因为教练和游客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又是面对面的状态,所以我们会要求大家必须戴口罩。但是当真正开始体验的时候,所有人都需要间隔一定距离,又是同一方向,会鼓励大家摘下口罩,亲近大自然。”
健身不必强求“面对面”
下午三点,家住北京的李玲准时在微信群中给自己的健身团队成员发出了健身提醒,告诉大家又到了每天的健身时间。这样的提醒,李玲已经坚持了近两个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家对于健身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原来每天上午,我都会和老姐妹们一起到公园打打太极拳、练练健身气功,有时我们还会踢踢毽子或是跳跳广场舞。然而,因为疫情,我们都选择了在家健身,虽然场地会受到一些限制,但是大家的健身热情依旧高涨。”作为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平日里李玲都会组织大家一起健身,几年来她们这个小团队,已经从两三个人发展到二十余人了。
“居家健身少了大家一起运动的快乐,加上有时忙着处理家务,所以包括我在内,都出现过每天健身时间变短或是因为忙就不锻炼的现象。后来,我们几个老姐妹一商量,每天下午三点钟是大家相对清闲的时间,所以每到这个时间我都会叫大家一起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提醒,现在基本上大家都能按时参加健身了。”李玲如是说。
资料图
谈及疫情给大家的健身带来了哪些变化,李玲表示主要还是健身观念上,她说:“原来大家参加健身时,一定要在户外进行。如果遇到刮风下雨,或是雾霾等天气,大家基本就不锻炼了。但是,此次疫情期间,通过居家健身的推广,我们认识到在家中同样可以把健身活动开展好。像我们经常练习的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不仅不会受到场地的限制,而且随时随地就能练习。以我为例,除了下午锻炼外,每天清晨也会在家中打上一段太极拳。而团队中的其他人也表示,以后在遇到天气不好不能外出时,我们依旧可以选择居家健身。”
除了观念上的改变,在传授健身技能上,李玲也学会了新的方式,“以前我们要是在健身中遇到问题,我都是在现场指导大家。但是,疫情期间我学会了通过视频连线指导大家。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有问题,视频一连上,我们就能进行指导了,真是太方便了。所以以后大家再遇到问题,我们除了现场教学,视频教学同样即方便又好用。”
此外,对于在线赛事李玲也给予了肯定,“疫情期间我们团队的好几个老姐妹都参加了居家在线健身比赛,通过录制健身小视频的方式就能参加比赛。我想以后这样的方式会更加流行。特别是那些参与人数众多的比赛,在海选或是预赛阶段,通过视频等在线方式进行比赛,不仅参与成本更低,而且也减少了人员的聚集。这应该都是未来参与全民健身会出现的新变化。”
居家运动引领健康意识提升
这场疫情是一堂深刻的全民健康教育课程,让群众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只增不减。
2020年迎春杯海口市青少年飞镖比赛、飞镖俱乐部交流赛相继收官后,海南飞镖吧于1月20日闭馆歇业。“虽然我们营业额不高,但是每停业一个月,我们的损失还是超10万元。”海南省飞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海南飞镖吧俱乐部总经理黄晖东坦言,按照正常情况,海南飞镖吧每日的客流量少则10人左右,多则50人左右。在飞镖吧内,由于天气潮湿和标靶闲置,不少标靶已发霉长毛,器材的损伤是海南飞镖吧面临的难题之一。
资料图
“您好,我是咱们飞镖吧的镖友,请问咱们场地可以预约了吗?”黄晖东坦言,闭馆期间他每天都会接收到许多镖友类似的电话和短信咨询。他说:“喜欢运动的人是停不下来的,他要是一周达不到平常的运动量,会觉得很难受。很多镖友渴望来到飞镖场馆一起切磋,现在没有了场地,便开始带着家人一起居家练习。即使疫情结束之后,玩飞镖的爱好者也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减少。目前的问题是飞镖吧紧缺,而不是没有镖友。”
据了解,飞镖作为理想的室内运动,疫情期间预计海南省每天有千名镖友在家练习。“疫情之下,飞镖运动的项目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飞镖可以一个人练习,器材仅需一个镖一个标靶,场地有两三平方米即可。通过疫情这段时间的每日练习,说不定镖友的竞技水平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还带动亲朋好友参与飞镖运动。”来自海口的镖友黄晖东说,飞镖馆都关了,却在家里“飞”起来了,在镖友微信群里有位90多岁的老奶奶都参与了飞镖运动。海南飞镖吧将在疫情期间,在校园推广的基础上,延伸至家庭和办公室,拓宽飞镖运动的影响力,吸引新的消费群体。
玩了五年飞镖的周晓昕说:“疫情期间,实在订不到场地,就在家里‘热热身’。虽然场馆停业了,但是运动不能停止。放假了,带着孩子一起玩,为居家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有时候需要出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带着孩子,拿上飞镖去社区花园或者公园里找个没人的地方练习。疫情促使人们的对追求健康的意识提升,明白了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重要性。”
多措并举让体育“出圈”
一场疫情让大家对健康的认识更加强烈,也会反映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科学健身锻炼让身体变得更健康等理念,全民健身活动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齐鲁工业大学教授、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山东省推广中心主任苏海燕最近也在思考疫情过后,全民健身活动会发生哪些变化。
苏海燕说道:“我觉得第一就是人们更加重视科学锻炼,自觉健身的意识增强了。因为疫情居家防疫的原因,居家健身呈现出一个小高潮,各种健身团队和国家、地方都在推广居家版的健身方式,我们也有排舞的居家健身指导,获得的途径多了,再加上居家的时间空闲,锻炼的人也更多了,大家会利用各种的健身方式让自己动起来。另外因为疫情,大家意识到锻炼身体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健康,这个观念的转变是比较重要的。最近,我看到我们的健身场所,包括公园、小区的健身路径人还是挺多的,老老少少,都在做着力所能及的锻炼,这对于我们未来不久重新组织全民健身活动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资料图
观念的变化引领行动的转变。苏海燕表示,未来的全民健身活动应该加强科学健身的引导,探索体医融合的具体结合,让体育“出圈儿”,体育、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多个专业的协会或者机构加强沟通,让运动以一种更广泛的定义融入生活之中。“因为大众对于健康的认识加深,所以对于健身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大家希望得到科学的健身指导,得到系统的专业指引,不是盲目地去从事一些健身的活动,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我们也应该更有科学的理念,为大家安排更多的排舞广场舞活动,可能不止于舞蹈教学,健康课程、在不同领域的公益指导,内容会越来越丰富。”
苏海燕还说道:“除了内容的改变以外,还有形式的丰富。过去我们的排舞、广场舞会员们可能更多的是在线下面对面交流,这次因为疫情,指导教学都转移到了线上,我们的很多会员们从原来的‘不会用抖音’到‘用抖音真方便’,这种观念的更新也会让今后的活动更兼顾线上和线下,这样我们的渠道丰富了,供大家选择的方式也更多了,也可能会更加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健身运动安全第一
李拥宪退休前是舞蹈爱好者,退休后运动跳操成了她的新乐趣所在,因家临近郑州紫荆山公园,公园场地成了她和姐妹们跳操的最佳场所。2013年李拥宪还考取了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证。在疫情发生前,李拥宪的飞漾健身操团队每天都在公园里活动,每天上午两小时的活动时间多年来一直固定,疫情发生后,李拥宪就通知大家停止活动,改为微信群互动。“这次也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再开始活动我们会注意如果团队里有人不舒服了就不要活动了,也尽量避免扎堆,组织活动人多了要注意彼此的距离,任何时候安全第一。”
李拥宪因为女儿生活在武汉,也会去武汉帮女儿带孩子,在武汉生活期间她在附近跳操又带起来了一个团队,现今是武汉郑州两头跑,两个团队轮流指导。“年前我还在武汉,那时还没有封城,但周围开始有了疫情病例,我一看这种情况就立马通知两边健身队都停止活动,毕竟健身的前提还是安全,老年人一点风险都不能冒。当时疫情的波及还没那么大,郑州的队员还纳闷我为什么通知停止活动那么早,因为一般我们过年前几天还在跳操,过年后又很快就回归。谁也没想到我这一叫停就停了那么久。”
资料图
虽然全国开始有序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局势持续向好,春暖花开出去游玩的人也多起来,但李拥宪还没有接到省里通知团队恢复活动的通知,她只能要求队员们继续等待,可以个人出去活动锻炼但不要扎堆。“疫情居家期间,很多队员们感到不舒服,因为之前每天出去大家一起跳操习惯了,这一下这么久闷得无聊。平时我们会在微信群里发一些彼此鼓励的话,有适合在家健身的视频也会推荐给大家。有的队员会自己录视频给大家看,只能这样互动。”李拥宪说,“我们团队里都是老年人,大家习惯了一起运动,自己在家运动总觉得没氛围。还有很多老年人不懂网络,对运动也不了解,所以一些网络健身视频对他们来说挺难的,没人指导他们做起来更是有困难。”
李拥宪表示只要疫情警报没有彻底解除,即使她们健身团队可以重新活动起来,她也会要求大家如有身体不舒服就回家,等好了再来,不要近距离交谈,口罩要戴好。“运动量我也会给他们降下来,缩短大家共同跳操的时间。老年人先有安全再谈运动。”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