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彰显文化自信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中华民族体育运动中的瑰宝,在这个春天里,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久居家中。居家期间,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很多人居家健身的首选,打花棍、抖空竹,器具虽小但让人练得兴趣盎然。方舱医院中,医生、护士带领患者练起了太极拳、健身气功八段锦,通过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帮助他们恢复健康。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不少人开始走出家门,来到户外享受大好春光,放风筝、踢毽子,人们因参与传统体育项目而发出的欢快笑声,成为这个春天优美的乐章。
传统体育活跃在春天,让人们看到了传统体育的魅力,更让人们领略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助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手段,更是讲述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资料图
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离不开科学指导和广泛参与。可喜的是,不论是传统体育项目的教授者,还是参与者,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队伍中。
点滴汇聚磅礡力量,在这个春天里,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让人们收获了健康,更彰显了强大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踢毽子娱乐又放松
“小时候上学,课间总是会玩丢沙包、踢毽子、跳绳、橡皮筋、跳格子很多游戏,都是很美好的回忆。现在上班了,有的运动不太有时间,但是毽子小小一个很好携带,我到现在也很喜欢。”在北京某商场工作的营业员张晓蕊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张晓蕊居家就是靠着踢毽子打发时间,“在家待着整个人容易懒,毽子是最简单的一种健身方法,自己好发动起来,也很有意思。踢一会就挺累的,能起到健身作用。”
现在,张晓蕊所在的商场已经恢复营业,不过,在工作的间隔或是换班时间,她都会和同事一起踢毽子当作放松娱乐,“上班的时候整个人绷得比较紧,仅有的几分钟休息时间不可能去跑步、打球,所以还是毽子最经济实惠,而且不管几个人都能玩起来,既能锻炼身体,也考验团队协作。踢毽子的时候身体高度集中到动作上,但是心情却非常放松,给自己换换脑子,整个人都能比较治愈,业绩什么的都抛在脑后了。”
春天阳光明媚,张晓蕊和闺蜜也决定不负春光,出去踏青赏春。“出来一看,公园里的人还是很多的,有吹奏乐器的,有跳舞的、跑步的、跳绳的,放风筝、打太极、玩滑板的,大家都做好了防护,分散开不聚集,又都有自己的活动项目,看着很开心。我也和朋友一起加入了这个队伍,踢毽子、跳绳,既玩得开心,也锻炼了身体,比宅在家里刷手机有意义多了。我们还打算再买一个帐篷,户外露营,在休息的日子里尽情享受大自然。”
张晓蕊说:“我觉得上班族现在普遍是亚健康的状态,不健康的作息、不健康的姿态、高强度的生活造成了身心都有一些小问题,所以有时候人活得简单一点,小小的一个毽子就能收获很多,它能提高人的反应能力,纠正身体姿态,培养一种积极的精神态度,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在踢毽子的时候我什么都不用想,整个人是很放松的状态,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健康。现在我也在学一些其他的花毽动作,希望能踢出更多的乐趣。”
去放风筝 放松身体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气温日渐回升,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户外赏春踏青。爬山、骑车、放风筝这些很“春天”的运动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孩子一个超长假期一直闷在家里,前段时间开始每天带他出来遛遛,玩玩滑板车、跳跳绳。”但是对“憋”了好几个月的男孩子来说,简单的运动根本不过瘾,于是,今年64岁的刘新最近带着他6岁的孙子在北京红领巾公园放风筝。
风筝的发源地是中国,从第一只木鸢飞升天空算起,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刘新尽管不是一名资深的风筝爱好者,对风筝的了解没有那么清楚,但给孙子讲一些关于风筝的故事还是还是引起了孩子的兴趣,他说:“在家的时候也陪着他玩,但是很多时候游戏更吸引他,带他出来也是希望让他远离电子产品。一边放风筝一边给他讲讲常见的风筝种类、一些风筝的小故事,他也听得津津有味的。”
北京上周连续四天大风,每天出去放风筝的爷孙俩只能在家玩了,在解释为什么那几天不能出去放风筝的时候,刘新意识到需要告诉孩子关于风筝的一些安全知识很有必要,他说:“我和他说放风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环境,避开高压线和树木,注意脚下是否平坦,避免摔倒或被割伤,如果风太大控制不住风筝的时候要及时找家长帮忙。而且在草地上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在放风筝,因为风筝线虽然看似纤细柔软,但风筝一旦被放飞之后,线就会犹如刀一样锋利,现在的风筝线很多都是浅色的,在光照下,几乎看不见,所以一定要避开他人的风筝线。”
资料图
放风筝不仅让孩子得到了快乐,也让刘新放松了身体,他说:“放风筝也是一项比较温和的运动,相比于其他剧烈运动更适合我们这个年纪,尤其是窝了一个冬天,身体需要一个重新启动和适应的过程。除此之外,收线放线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可以锻炼腿、臂、腕、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斜向上看风筝状态的时候还可以缓解颈椎病,让颈项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刘新说,“放完风筝回家,觉得身上的筋都抻开了,特别舒服。”
健身气功好处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家住北京的李建飞每天都坚持在家习练健身气功,虽然因为疫情无法外出,但是居家健身令他收获满满。
李建飞算得上是习练健身气功的老手了。据他回忆,从十几年前他就开始习练健身气功。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大舞、马王堆导引术等他都经常练习。因为习练了健身气功,他不仅身体更加健康,而且人的整体状态也显得非常年轻,“我今年已经75岁了,但是每当我和别人说起自己的年龄,大家几乎都不相信,感觉我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几岁,我认为这都是习练健身气功的好处。”
李建飞与健身气功的渊源,说起来有些巧合,“当年我家住在地坛附近,平时总喜欢到地坛公园散步。有一天我在公园中看见一名老人习练健身气功。当时我也不懂,在一旁看了很久后,问老人练的是什么功夫。老人笑笑说,他习练的是健身气功,并为我介绍了健身气功的好处。后来,我每天散步经过老者习练健身气功的地方时,总会驻足观看。久而久之,便也跟着学习了起来,而这一练便是十多年。”
习练健身气功的这些年,李建飞不仅没有生过大病,就连感冒发烧都很少得。他说:“健身气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健身气功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为主要运动形式。具有简单易行、动作舒缓、老少皆宜的优势,对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健身气功通过五脏六腑气血的导引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可以防病于未然。而且在习练健身气功的时候,可以习练全套动作,也可以根据不同部位的症状,习练一两个动作,可以说是非常方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仅方舱医院的医生带领患者习练健身气功,而且相关医学专家也提及百姓日常可以习练健身气功,以健身健体。我想这都直接表明了习练健身气功的好处。”李建飞说:“如今,大家想学习健身气功也非常方便,不论是跟着群众身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学习,还是在家通过视频学习都非常方便。”
太极拳以静制动练起来
“太极拳可有效提升身体免疫力,且非常适合老年人。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都带着病人打太极拳,为了全面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也要动起来,科学健身,科学饮食,科学预防,增强自身免疫力,防止病毒侵袭。”湖北省洪湖市老体协副主席兼太极专委会主任陈启芳说。
疫情防控期间,湖北洪湖倡导全民开展居家太极拳八法五步、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武当太极拳、八段锦、太极剑、太极刀等居家健身。利用微信群、QQ、电话等通讯手段,转发世界武术锦标赛冠军易鹏为抗击疫情录制的太极拳居家健身视频讲座,辐射全市及乡镇全部27个训练点,约300名拳友打起了太极拳。
当地老年拳友们还积极参加了湖北省武术协会举办的“抗疫情”易鹏太极居家八式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和2020首届“武当太极侠”网络公益大赛。拳友刘琴说:“由于大家都未经历过足不出户打拳,在居家期间,拳友们在网络交流群中,线上交流健身经验,现在春暖花开了,大家开始走出家门,到小区或者公园人少的地方,找一块安静的地方练习太极拳,提高自身体质。”
除了习练传统太极拳之外,不少太极拳人还拓宽太极拳习练领域,让这项我国传统功法发挥更大作用。中华女子学院教师、太极拳世界冠军柴云龙就积极和各类媒体合作,推广太极拳方法、理念的同时,将自己创编的《办公室太极健身操》《五四健身操》等简单、易操作的功法推而广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柴云龙说:“长时间居家健身让群众对场景式的健身方法、健身手段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我们也会尝试进行更多诸如办公室、公交站、地铁站的场景式健身方法研究,更精准地服务健身人群。”
空竹抖出精气神
近日,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全国各地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在河南平顶山市,鹰城广场、白鹭洲湿地公园、湛河堤上……适宜生态休闲健身的地方,到处都有运动的身影。喜爱抖空竹、打花棍、跑步的马长有,也走出家门,在健身运动中找回正常健身的“酣畅”和“醉意”。
下午四点半,马长有和薛瑞亭、马淑梅、刘欣芬等十几位朋友一起在湛河堤边交流抖空竹心得、经验和技巧。他们每人带一个小马扎,相隔一米多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着前段居家期间健身的体会,研究出的新抖法。有人抖球,有人学习,时而展示,时而交流,大家有说有笑。
资料图
马长有坦言,“抖空竹是一项适宜户外健身的运动项目,居家练习一是空竹的声音有点大,怕干扰了左邻右舍,二是怕空竹飞出伤着家人或者家里的物品,还有的家里空间太小,根本就不能抖。”疫情期间,作为平顶山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空竹专项委员会主任,马长有和空竹专委会的同志们引导大家居家打花棍,或学习打太极拳、习练健身气功、跳跳广场舞等。
“能回到户外抖空竹,感觉真好!第一天出来抖,我就和大家一连玩了三个多小时,一下子就找到了运动的感觉,尽管带着口罩,但心情舒畅,抖下来全身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胯关节、膝关节,以及颈椎、腰椎等都跟着不同程度地运动,全身血液沸腾,四肢协调运动,再把平时思考的动作都抖出来,实在是很舒展、很痛快,整个人就像被冻僵后,又一下子活过来了!”马长有介绍自己这两天户外健身的感受时说。他还补充说,抖空竹也锻炼大脑,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胃肠道消化,对老年人保持精神愉快和正常食欲,预防便秘、缓解高血压、动脉硬化、延缓衰老等有很大的益处。他现场给大家展示了一人同时抖空竹和打花棍的结合创新研究成果。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