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频>正文

运动员退役不退场 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2019年全国退役运动员转型雪上从业人员培训班纪实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人力中心    时间:2019-12-30    作者:国家体育总局人力中心

河南省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运动员张亚磊面前放着蓝皮软抄,目不转睛地看着讲台上的培训老师,边听边记,红色的滑雪服配着一双银灰色的滑雪鞋,认真地像大学校园里的学子。他正努力学习滑雪知识,以开启自己人生的新阶段。

2019年11月-12月,2019年全国退役运动员转型雪上从业人员培训班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镇威虎山滑雪场举办,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35名退役运动员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本期滑雪培训班学员。

出生于1986年的张亚磊自14岁起,便开始练习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在1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获得全运会亚军、亚锦赛冠军与世锦赛第五名等好成绩。2009年,因伤退役的他创办了一家体育文化策划公司。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老百姓的家门口举办,全国冰雪运动逐渐获得政策红利和参与热潮。为给公司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张亚磊抓住了这次滑雪培训的好机会。

“退役以后,其实我的内心是很迷茫的。”张亚磊现在已经可以笑着谈论退役时的那段艰难时光,“许多运动员退役后都会经历职业迷茫期,这伴随着对于自我的重新认知与定位。经过多次求职,我发现退役运动员太需要学习了,需要用新的知识技能来提升能力、开拓眼界。此次滑雪培训班,不仅为我们退役运动员提供了优质的学习平台,而且使我对冰雪运动有了全新认知。从下定决心学习,到能够帮助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我感到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价值。”

在为期一个月的滑雪培训中,不仅有来自哈尔滨体育学院滑雪教研室的老师们为运动员们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也有培训管理人员的辛勤付出,本次培训班班主任、黑龙江省体育人力资源保障中心人事保障部部长张雷24小时全天候地为运动员们服务。这位退役运动员口中的“张大哥”——练了18年速度滑冰的前国家速滑队运动员,在训练之余,向大家谈起了自己的运动员转型经历与服务退役运动员的工作宗旨。

在他看来,运动员保障工作的主要难题是就业安置问题。运动员从事的专项训练不同,就业安置的方向与岗位也不尽相同。“迷茫,是大多数运动员从专业队退下来之后需要跨越的第一个心理瓶颈。”10年前,张雷按照国家就业政策,从一名前国家优秀运动员转变为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单位人事干部。从起早贪黑地背字典,主动“认字”;到寒冬腊月报名电脑培训,学习打字;再到翻烂父亲给的《应用文写作》书籍,依靠运动员经历所形成的“能吃苦、不服输”的精神,经过多年的成长与历练,逐渐成为了省内体育行政系统中的业务骨干。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退役运动员勇敢面对事业的转型,“选择一条明路,认真去做过程,不必想结果,结果一定是好的。”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对很多运动员来说,退役后的职业转型仍是一场艰难的跨越。广西蹦床退役运动员罗凯仪觉得自己离开了熟悉的赛场后,仍然是一个懵懂青涩的“孩童”。“我第一次站上雪场的时候,尽管很努力地想去保持平衡,但还是重重地摔了几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2015年以来,体育总局人力中心在人事司的统筹布置、指导下,已举办5届全国退役运动员转型雪上从业人员培训班,受到运动员们的好评,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今后各级体育部门还将积极探索如何真正打通退役运动员就业难题的“最后一公里”。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