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文

坚定理想信念 砥砺强国之志——体育总局系统五四青年座谈会发言摘编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3-05-04    作者:中国体育报

5月4日,体育总局系统以“弘扬五四精神 深化主题教育 铸牢理想之魂 奋进体育强国”为主题,举行五四青年座谈会,来自总局机关、国家队、科研所、北体大、人力中心、报业总社的9名青年干部分别发言,为弘扬五四精神,展现体育总局系统青年干部砥砺奋进、干事创业、建设体育强国的风采,本报对重点发言内容进行摘编。

传承五四精神 践行时代担当

政法司 朱道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体育工作者,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围绕这个主题,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要涵养政治忠诚。“为政之德,莫大于忠”。作为体育总局的一名青年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对党忠诚,是我们青年党员一项庄严的政治责任和严格的政治要求。没有政治上的忠诚,就无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我们要树立“人生如屋,信念如柱”的政治信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在政治上坚决维护、在组织上自觉服从、在行动上紧紧跟随,坚决走好中央和国家机关这个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

第二,要提升政治理论。政治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清醒。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关键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三大球”振兴、冰雪运动发展、反兴奋剂斗争、国家队建设、体育行风建设、重大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体育情怀和人民情怀,增强理论思维和理论功底,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住到会.png

第三,要增强政治担当。在工作中,任务常常接踵而至,遇到的也都是新问题,有些还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是无论任务如何艰巨、时间如何紧迫,我想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义不容辞地把任务领下来,不能轻易说不,更不能无故推脱。面对各类任务,我们别无选择,唯有依靠学习来应对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学习和积累,既要认真学习每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又要深入研究每个领域的问题和对策,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研究来增强我们担当的能力和本领。

第四,要完成政治任务。政策法规既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也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无论是开展理论研究、规划编制、政策研制、法治建设、深化改革,还是落实领导指示批示、起草重要文稿,都是重大的政治任务,都体现着对“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个国家意志的贯彻落实。我们要切实肩负起“出思想、出规范、出水平”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防偏差、防虚假、防空洞、防风险”的政治要求,认真完成党组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

第五,要严守政治规矩。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总局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位,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党规党纪。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以工作来处理关系,不能用关系处理工作,都要慎之又慎、端好汤碗走好人生之路。

立足本职岗位争夺自己的“金牌”

群体司 秦越

作为总局系统的青年干部,一名群众体育工作者,结合“五四精神”,分享我的几点思考。

一是以“忠”字为魂,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舟行万里,操之在舵。新时代十年群众体育工作之所以能锚定目标、劈波斩浪、取得一系列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的领航定向。挑战越多、任务越重,我们越要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最紧要的就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韧劲,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脚踏实地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秦月.png

二是以“学”字为基,不断提高能力本领更好为群众服务。作为青年人,要永远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内容,从书本中学、从调查研究中学,通过学习去探索自我、塑造灵魂,去探知世界、发现真理,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今年,我们群体司党支部实行了晨间理论学习制度,每天利用晨间半小时原原本本学习原著,我们开辟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大家谈着力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就是要通过学习来提高政治素养、业务素养。今年更是要通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机会,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中不断汲取养料,用新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新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

三是以“干”字为先,在真抓实干中展现才华实现理想。真抓实干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是把工作蓝图变为现实的关键步骤。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些年来,身边的健身场地多了,但是价格便宜的不好订,不然价格高,健身器材都老了,可适合老人孩子的器材和场地却总是不够用,想找个组织、约个比赛还是有困难,健身指导五花八门,谁家更权威?这些问题,都在等待我们靠实干来一个一个去解决。作为一名年轻的机关干部,要摒弃老气横秋的“机关做派”,不怕犯错、敢于斗争,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和勇气,主动把一项一项的工作往前推、往前赶、往前抓,直面这些问题,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想方设法把为群众解决“健身去哪儿”难题这件事干到位、干出彩。

四是以“律”字为本,以艰苦朴素的作风砥砺奋进开创工作新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诠释。青年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自觉抵制腐败行为,让没有特权成为一种自觉,让两袖清风成为一种追求,扣好事业道路上的“第一粒扣子”。我们要从身边发生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案件中吸取教训,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置于党纪国法和工作规制的框架之内,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坚持不管到什么环境下,都能做到初心如磐,不被利益诱惑蒙蔽双眼,切切实实当好“人民公仆”,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往前走,一心一意为人民。

群众体育工作没有奖牌榜,但是,亿万人民群众——无论老幼、无论西东——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从运动健身中获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就是我们群体人的金牌。我希望,今后我也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争夺属于自己金牌,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光荣事业中,把自己青春的朝气、干劲、风貌发挥出来、展现出来。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国家花样滑冰队 隋文静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冰雪运动发展,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北京冬奥会的申办筹备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指导、亲切关怀北京冬奥会备赛参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每一次重要讲话,每一次重要指示,为北京冬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5年5次深入备战一线实地考察,亲切看望慰问冰雪项目运动员,留下了很多感人、温暖的瞬间,令我和中国冰雪健儿终生难忘。特别是2017年4月5日,芬兰赫尔辛基世锦赛结束后,作为中国冰雪运动员的代表之一,我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首钢园区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看望正在紧张备战的我们。习近平总书记与我们亲切交谈的场景至今想起仍然历历在目,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句真情的叮嘱、每一次亲切的鼓励都凝聚着对发展中国冰雪、建设冰雪强国的真挚关怀和殷切希望,为全体中国冰雪人铸就牢不可破的信念和敢打必胜的信心提供了精神动力,成为中国冰雪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迎难而上的力量源泉,也激励我们不断努力提高中国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

隋文静.png

曾几何时,花样滑冰项目几乎没有亚洲人的身影,双人滑项目上俄罗斯队有着绝对的统治力,所以在我们追梦的路上,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伤病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说过,伤病是运动员的天敌,在我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与伤病为伴。有一次,我的双脚同时进行手术,这对花样滑冰运动员来说是不多见的,康复训练两个月,连站立都得从头练习。特别是在距离北京冬奥会仅剩6个月的时候,在一次练习新的托举动作时,我重重地摔到冰面上。治疗时,医生调好麻药,沿着我的脊柱扎了下去,一针、两针、三针……但是伤病并没有把我击倒,经历这些事情后,当我重新站在训练场上的时候,我似乎顿悟了,人生如此,参加奥运会也是如此,只要拼尽全力,去经历它、感受它就好,这也让我对花样滑冰运动有了更新的认识。当冬奥会比赛音乐结束的一瞬间,我喜极而泣。我知道,我和韩聪拿到了关键的第九金,之前所有的疼痛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作为一名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步步走到今天,尝试过、努力过、坚守过,最终实现了梦想,成为北京冬奥冠军、世界首对花样滑冰双人滑全满贯组合,我深知,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没有大家的支持,这个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也很荣幸地参加了2022年4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并被授予“突出贡献个人”称号。这既是我的荣誉,更是中国冰雪、中国体育的荣誉。

作为一名冰雪项目运动员,我会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向更多人传递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同时,我也会继续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践行作为青年党员的使命,为推广冰雪运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信仰为辕 以思想为轮 驾梦想之乘

为实现体育强国梦添砖加瓦

国家自行车队 宫金杰

重视青年、培养青年、爱护青年、瞩望青年,始终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体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青年干部,我始终坚信,心中有光,才能向阳而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对青年的鼓舞激励,就是指引我前行的光。在工作中,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

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我立足岗位,深入学习,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真正实现了目标明确、决策得当,面对困难无畏无惧、奋勇向前。在工作中,我有多重身份,平衡整合各种身份的潜在优势,实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作为奥运冠军,我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服务体育事业,弘扬体育精神;作为中自协副主席及短距离组教练员,我冲在了两运备战的第一线,指导训练、管理队伍,为自行车竞技发展赋能;作为吉林省田径自行车项目中心的负责人,我履职尽责,省里的队伍管理好了,才能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为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不忘初心,车辙为痕,擘画竞速之梦

作为一名曾经在训练竞赛场上奋斗了二十年的“老将”,获得了中国的第一枚场地自行车金牌,我自豪而无憾。退役后走上体育事业的管理岗位,但是作为运动员的初心和使命常怀于心。我牢记传帮带的使命,始终服务于中自协和备战工作。目前我还兼任国家队短距离组教练员,负责短距离项目的技术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虽然我需要北京长春甚至全国各地辗转,时间比较赶,任务比较重,但为了巴黎奥运会我们的团体竞速赛能蝉联冠军、其他项目实现新突破,我责无旁贷,迎难而上。希望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能为我国的短距离项目再创佳绩添砖加瓦,也希望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年轻队员传递最直观的体育精神,也为热爱体育的人们展示竞技体育的精神和魅力。

公斤接.png

勇于创新,务实为马,坚守领路之责

2020年初我任职吉林省体育局田径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作为项目中心负责人,我始终要求自己要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大局意识。身为青年干部,我深知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和青年能量的无限可能性。因此我十分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以及青年运动员的引领。上任以来我以大刀阔斧的创新精神,挖潜增项,合理布局,大胆起用年轻队员,对重点队员的短板弱项进行逐项攻破,请专家指导,把重点队员送进国家队接受高水平训练团队的指导,最终完成了吉林省田径、自行车项目的新老交替,为持续发展积蓄了力量。目前已有13名田径自行车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或代训,其中自行车短距离项目运动员苑丽颖正在积极备战奥运会,田径项目的短跑运动员陈佳鹏和十项全能运动员陈兴华都在国家队有较大的进步和较突出的表现。他们都已经在国家队的教导下成长为可用之才。

发挥优势,专业为纲,开启群体之门

群众体育也是体育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把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也是专业体育人的工作方向。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组织成立了吉林省自行车协会,以实际行动践行“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协会职能转变和建设的指导精神。广纳各界英才,聚集自行车项目爱好者,用我们的专业建立一个群众共同参与的平台。通过自行车运动协会组织群众赛事和协办青少年赛事,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的群众基础,探索了协会市场化运营的新模式,为群众强身健体开辟了新思路,同时也为田自中心的工作充分助力。

弘扬五四精神 奋进体育强国

国家蹦床队教练员 董栋

曾经,我作为一名国家蹦床队运动员,刻苦奋进、为国争光就是我的初心使命。代表祖国征战四届奥运会,收获一金两银一铜及多次世界冠军的成绩,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

现在,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国家蹦床队教练员,有人问我为什么退役后选择做一名教练员?我回答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两点原因就是,首先我是党和国家培养的,没有党的教育,举国体制的保障就不会有今天成绩辉煌的董栋,我要继续为体育强国建设做贡献。其次是蹦床项目成就了今天的我,我要取之于蹦床,用之于蹦床,把蹦床项目在我国、在世界上发展得更好。我的运动员生涯辉煌且圆满,转做教练员我要做项目的传承者与发展者。在此,我要感谢总局领导及体操中心领导对我的肯定与信任,把国家队教练员如此重要且责任重大的岗位交付于我,我会在教练员岗位上继续努力奋斗,为项目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国家蹦床队目前有以蔡光亮、胡星刚为代表经验丰富、功勋卓著的老教练。又有李伦、胡俊雄、姚妍君、刘先慧几位基层经验丰富、工作踏实进取的年轻教练。还有优秀运动员转型做教练员的涂潇和我。

在新的岗位上我不仅要向优秀前辈同行学习,更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所长。运动员时期我就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训练实践、专项训练体会认识较为深刻、大赛经验较为丰富等,这些都是我运动员时期收获的宝贵财富,可以在教练员岗位上传授给运动员帮助其进步提高。

注重思想引领实践

在运动员时期我就十分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改造世界观,增强方法论。如: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在我当运动员时期就深刻体会认识到每一天的训练与恢复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学习、训练、生活等方方面面是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每一天训练、每一场比赛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把握好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干好事、干成事。在我做教练员期间也秉持系统观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升思想认知水平是我日常开展工作的重要环节。经常性地带领运动员一起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站位增大格局。利用听书软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听书学习,开阔思想眼界。给运动员们讲述我们这代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历程,分享经验心得交流互鉴。这些工作的开展切实做到了思想引领行动,行动践行思想,对运动员的思想提升促进训练进步起到了积极成效。

动动.png

注重实效工作作风

在运动员时期我就十分注重训练的实效性,北京奥运会在我遗憾摘铜之后,备战伦敦奥运会伊始,我就给自己立下奋斗的座右铭“实事求是”!要求自己在训练中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做得好的要知道为什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好的才能巩固。做得不好的一定要分析改进,不给自己找借口、留漏洞。为什么要讲实事求是?因为竞技体育最终靠实力成绩说话,你可以在平时遇问题避重就轻甚至掩盖问题,骗教练骗领导,但到比赛时你骗得了自己吗?你比赛紧张失败的点就是平时没练到没准备好的点,此时悔之晚矣。因此在我日常教学中同样要求运动员要有务实作风,对自己的训练、生活要有高标准、严要求,踏实进取以求实效。

抓主要矛盾 解决真问题

以我自己作为高水平运动员多年的经验体会和对一般水平运动员的观察思考,造成成绩差异的因素当然有很多,但我认为技术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一点。不管是专项动作还是体能动作,技术错了努力的方向就错了,量变又怎能会有正确的、好的质变?我当运动员时期技术是我的优势之一,因此对高水平动作的正确技术有着自己的标准认识。日常执教中我要求运动员,首先要努力做到高水平动作的正确技术,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多地积累数量,增长正确技术的能力,养成正确技术的好习惯,那么量变到质变习惯成自然,提高水平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改进技术是困难且复杂的,它既有习惯的也有认识的,并且过程是痛苦且风险未知的,因此就格外需要勇气、能力、智慧、决心等素质能力,要求自己迎难而上、真抓实干,见到真成效、开创新局面。

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理论科研力量

总局科研所 王富百慧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青年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这一代体育人的成长恰逢其时,我们的青年时代正处在与祖国并肩奋进建设体育强国、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2012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科研所工作,我一直在思考作为青年一代的体育理论工作者,我们的青春精神应该是什么样子?作为一个跨领域跨专业的新人,我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建功立业。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是我们要有格局,胸怀“国之大者”。当代体育事业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独具特色的中国式体育现代化道路,为体育理论创新提供了深厚基础与广阔空间。作为一名体育理论工作者,我时刻以“两个结合”为思想引领去观察、研究和解读体育。聚焦健康老龄化、国民体育行为变迁,先后主持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考察体育在“中国实践”中的担当,提炼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中国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被转载并得到批示。主持的总局决策咨询项目《老龄化社会下中国老年人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结题获得优秀,研究报告被政法司选为决策咨询成果优秀示例。我坚持“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至今已在权威期刊等发表30余篇高水平科研论文,相关成果先后被教育部《教育文摘》、人大报刊复印、团中央资料摘编、体育报、国家体育总局官网转载,以实证研究验证体育实践,以理论研究阐释体育精神,为体育强国建设凝心聚气贡献一己之力。

百汇.png

二是我们要有方向,靠实践自觉去实现。进入新发展阶段,体育事业改革进程中逐渐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直面问题、自觉解释问题并以生动实践去解决问题。重视实践是体育科学的基本品格,实践意味着“从事求知”,立足实践去观察、解释和解决体育发展中的新问题。在宣传司的指导下,自2022年开始开展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相关研究,提交的《关于我国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工作相关情况的调研报告》,总结了我国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从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层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可行建议,得到总局领导批示,部分建议被宣传司采纳,今年将继续开展《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理论研究》。与此同时,深度参与了足球整改和调研的相关工作。我认为,新时代体育理论研究的中心使命应转向实践自觉,既要形塑中国体育的实用性格,又要重建中国体育的实践品格。理论工作者除了阐释体育现象外,更要担负起破解体育问题、思考体育发展、助推体育改革的历史使命,在实践自觉中检验和锻炼“解决问题”、服务体育强国建设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破解体育发展背后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

三是我们要不设限,坚持“四个面向”为己任。科学家精神不是空谈,要把握大势直面最为紧迫的问题迎难而上。当前,体育科学最缺少的就是“敢去拼”的精神,科研攻关必须“逼”自己一把才行。在科研工作中,我最不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事以前没人做过,不可行”。前人没做过我们就不能做吗?前人没成功我们就一定也会失败吗?勇于开拓,敢于革新,坚定果断,永不言败,把孤独寂寞演绎成励志的故事我们也行。针对当前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经过前期研究我们发现,在儿童时期开展身体姿态异常干预能有效预防青春期发生脊柱侧弯,2019年开始我牵头组建研究团队聚焦问题开展科研攻关。为解决政府相关部门掌握现状和有效监测缺少数据支持的问题,建立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数据库。为破解长期以来难以快速便捷开展大规模筛查的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身体姿态智能筛查评估系统并获发明专利。面对行业发展乱象和缺少标准化依据问题,制定了体育总局首个健康类行业标准《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测试指标与方法》。为建立校外体育综合干预体系,与中国儿童中心合作探索推广模式,社会影响力显著。2022年形成调研报告,建议将脊柱侧弯预警关口前置,多措并举从改善身体姿态异常抓起,以内参方式上报后得到重要批示。相关成果被光明日报整版报道。经评估,智能筛查评估系统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已进入成果转化阶段。我们研究团队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体育科技创新成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发展思路。

四是我们要有信念,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不忘初心。耐得住寂寞,向下扎根才能向上成长。实事求是地讲,与老一辈体育人相比,我们缺少事业观、价值观教育的入职第一堂课。今天的中国高速发展,时代变化太快了,如果我们的事业观还停留在上个时代,不理解和跟不上这种变化,那将注定被淘汰。面对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的围困,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难以在职场迷茫和方向迷失中突围。做研究是一项需要持续学习、不断创新、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热情的工作,既要有“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专注,也要有“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坚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受得了失败是我们成长必经的挑战,胸怀大志、扎根生长、自立自强是我们建功立业必备的信念,而这也正是一代代体育人传承下来的奋斗精神。

在思想上提升 从行动上学习

北京体育大学 于依鹭

我来自北京体育大学,是国际体育组织学院中外体育人文交流专业2021级的硕士研究生。

党向来重视青年,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青年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思想上的活跃性和行动上的积极性。基于此,我认为针对青年人开展好主题教育,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学校党支部、团支部开展的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中,我们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地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参观真真切切地感受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更重要的是在主题教育一系列活动当中我感受到个人理论素养不断提升,个人入党初心更加坚定。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令我印象深刻,我也在不断思考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青年人能有何作为?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是什么样的,其次要在行动上从学习、训练和科研等方面的一点一滴做起,找到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个人可为善为的契合点,深学笃志、躬身笃行。总而言之,主题教育让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更好的提升,进而指导我们在实践锻炼中践行誓言与使命。

豫一路.png

去年,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一组笑脸墙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满足与向往,在这302张笑脸图中有一张就是我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2021年12月16日学校冬奥志愿者出征誓师大会后,那天是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50天。正是在拍摄这张照片40天后我进入到了闭环管理之中,在国家体育馆媒体运行领域新闻混合区助理岗位完成了冬奥会和冬残奥共计361场运行任务。在此之前,自2020年学校接到冬奥服务保障任务以来,我全程参与学校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建设、管理工作,最终全校7000余名师生报名注册。北京体育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也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颁授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作为受表彰集体中的一员和一名体育人,能够亲历冬奥是千载难逢的人生机遇,更是重若千钧的时代使命。我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祖国的有力支撑,就不会有这样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

在北京体育大学就读的六年里,我以志愿者、工作人员等多种身份经历并参与了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以及北京冬奥会等等重要时刻和许多在京举办的重大活动,也作为工作人员成为了体育支教、西部计划等学生的联络人。站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平台上,一次又一次实践的经历激励着我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为指引,努力成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建设者。回归中外体育人文交流这一专业本身,需要我将实践经历化为学习研究素材,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会继续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力量,通过党史学习深入了解新中国体育史、校史,传播好中华体育文化,守好体育人的初心使命,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与祖国同向,与时代同行,肩负使命,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逢盛世 奋斗正当时

总局人力中心 徐文俊

总局主题教育启动以来,中心通过读原著学原文、参观见学、辅导讲座、观看视频、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12次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作为中心青年小组组长,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完成总局指定学习内容后,联系工作实际增加热点问题研讨,大家围绕“大兴调研之风,助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交流调研思路和方案。4月以来,中心通过实地和线上方式,对内蒙古、安徽、甘肃、江苏等地开展调研,进一步掌握一线工作开展情况,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帮助我收获了指导工作的“金钥匙”,也明晰了服务民生的“好路子”。

学思想、强党性,抓牢三把“金钥匙”

职鉴工作是一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工程,它是人民群众安全、科学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保障,也是各地体育部门面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十余年来,体育职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逐步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以27%的年均增长率,累计鉴定110余万体育技能人才,持续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贡献我们的力量。作为青年职鉴工作者,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抓牢三把“金钥匙”。

徐文俊.png

第一把钥匙:心系人民群众。总书记说“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职鉴工作通过培养高质量体育技能人才,让人民群众获得安全、科学的健身指导,增强群众身体素质,助推体育强国建设。这项工作的核心是人民,要把人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解民忧、纾民困。解忧、纾困的前提,便是知忧、知困,即第二把钥匙。

第二把钥匙:勤于走出去。通过全国体育职鉴体系的引领示范,推动体育健身行业安全规范发展是中心的一项责任。要担起这项重任,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文件。目前中心从考务、培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管理手册,但这仍然不够,还要继续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广泛开展调研。要揣着问题去,带着实情和办法回,正如总书记说的“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知民之所忧后,就要落实到行动,即第三把钥匙。

第三把钥匙:勇于担当作为。中心一直坚持“小单位,大格局”,围绕体育工作大局和体育强国建设强化人事人才服务保障。作为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鉴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的人群多,覆盖的项目多,遇到的情况也多。工作推进中必然会遇到困难,面对困难困境,必须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要做到总书记说的“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重实践、建新功,干好三项“民生事”

作为青年职鉴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履职能力,聚焦职鉴“民生事”,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

一是要解民之所需,持续强化职业资格项目的鉴定资源供给。今年鉴定需求增势强劲,为了持续满足人民需求,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中心结合调查问卷反馈情况,将在存量增量上同时发力。增量上,通过开展培训班,扩充考评人员队伍,进一步满足各地需求。存量上,通过业务研修,提升现有人员业务能力,同时借助“科技+”手段,进一步优化鉴定效能。

二是要行力之所及,持续打造自主测评项目的群众好口碑。健身教练、体育经纪人、路跑指导员、青少年体能训练指导员、运动营养师等是中心自主开展的特色项目,我们将加大与项目中心、有关协会的合作力度,继续深耕一线。要做好行业分析和市场调研,走出去的同时,将人民的所需所盼带回来,持续优化工作模式,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用好品质赢得好口碑。

三是要抓实抓好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评价工作安全规范。全国体育职鉴队伍有130余人,这支小小的队伍,能扛起大大的责任,靠得就是过硬的作风和过硬的能力。中心将继续坚持“三个必须”,强化行业安全管理,传承行业优良作风,持续抓好行业规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更好满足社会需求。

泥土里的体育强国之歌

报业总社 林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对于我所从事的新闻工作,更是基本功和生命线。

作为聚焦全民健身领域的青年记者,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带着选题回到了家乡山东烟台。我关注的是已经有70年发展历史的烟台市芝罘区朱家庄篮球队。上世纪50年代,在业余篮球爱好者朱日东的带领下,当地村民上山砍槐树自建篮球架,在被村民戏称为“大苍蝇拍”的简易篮球架下,在尘土飞扬的土场上,在舍不得穿鞋的“赤脚大仙”球员的脚底板下,锻造出了一支“打遍四里八乡无敌手”的农民篮球“梦之队”,他们的比赛,经常引来大批观众现场助威。如今火遍全国的“村BA”,在朱家庄篮球队看来,都是“弟弟”。

现在的朱家庄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并入世回尧社区,在那里,我见到了高水准的篮球场,见到了依旧在球场挥洒汗水的社区居民、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感受到了历经70载,生生不息的篮球传承,感受到了我的家乡作为“篮球之乡”的丰厚传统和底蕴。

更加让我惊喜的是,距离世回尧社区不远,建起了全新的“范斌篮球俱乐部”。作为土生土长的烟台人,离乡33年后,范斌放弃了职业篮球俱乐部、其他省市的高薪邀请,2018年毅然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经验、影响,为“篮球之乡”的发展再添一把火。

范斌对我说,烟台有不错的篮球硬件条件,有大量热爱篮球、参与篮球的群众,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俱乐部的引领、高水平赛事体系的打造、后备人才体系的搭建、篮球生态的提档升级,这些,就是他回到家乡,投身家乡篮球建设和原因和努力的方向。

林剑.png

2020年,范斌当选烟台篮球协会副会长,也正是从那年开始,烟台篮球协会打造了全新的社区篮球赛,邀请烟台5区6市的社区篮球高手同场竞技,希望重现昔日朱家庄村比赛时“万人空巷”的荣光。

我调研采访的时候,正值制定今年的比赛方案:计划5—6月举行各地选拔赛,9月15日烟台体育博览会期间,进行全市总决赛。

我想,6月比赛激战正酣时候,我一定再回家乡,看看流淌着朱家庄篮球血液的世回尧社区队能否杀出重围,看看其他来自基层、来自社区的草根篮球选手们,能演绎出怎样的精彩和新的传奇。

当然,即便对于范斌,回乡创业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高水平师资的短缺,体教融合政策的难以落实落地,家长对体育的不理解、不支持、不认可……但53岁的范斌眼里依旧有光,他坚信事在人为。

这些年,我采访了很多全民健身领域的“普通人”:有刚从加护病房搬出就坚持锻炼,战胜重症新冠肺炎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员工;有拉着我的手重复“跑马”好处的青岛城阳马拉松协会会长;有在总局打下的300米深的水井前露出由衷笑容的繁峙县三祝村村民;也有在全国两会期间用手机给我展示村里新建的健身步道的安吉县余村党支部书记……

他们和范斌一样,用一句句质朴的话语、一段段鲜活的经历加深着我对体育的理解,坚强着我对体育发展的信心,将脚下的泥土沉淀为心中的真情。

习近平总书记说,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从泥土中唱响的体育强国之歌,能飞多高、飘多远?风知道、云知道,群众更知道。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