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日前,北京市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方案》与《措施》提出到2022年,北京市将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到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保持全国领先。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等宏观要求。此外,还提出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内外各参加一小时以上体育锻炼。支持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以及其他体育专业人员,经过培训和考核进入中小学任教。出台支持政策,鼓励社会体育场馆免费或半价向学校和学生开放等具体措施。
可以说,此次的《方案》和《措施》,针对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课时不足、师资不够、场地有限等问题切中肯綮。为今后北京市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把准了脉、开对了方。然而,要想发展好学校体育,不仅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解决问题的智慧,更要有持续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对学校来说,有碍学校体育工作的问题有不少,场地有限、师资不足等,都是业已存在症结。但是,比起这些“硬件”问题,体育课时不足、课外锻炼时间不够等“软件”问题,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显得尤为突出。虽然,近年国家和地方出台了相关措施来保障体育课开展,但是体育课被占用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因此,切实保障体育课、课外锻炼时间,丰富学生体育锻炼内容等,是今后一段时间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学生来说,参与体育运动,不仅事关身体健康,而且是有关自身成长的大事。体育运动可以培养青少年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教会大家规则意识;在参与集体运动时,还会让大家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因此,不论是在学校的体育课、课外锻炼,还是放学后到公园、运动场跑跑步、打场球,都是对青少年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对家长来说,语数外等文化课固然重要,但是体育锻炼同样必不可少。就像人们常说的“身体健康是1,其他都是0”一样,没有好的身体,即使今后获得再多的成绩也是枉然。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将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对社会来说,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不仅事关每个小家,也关系到国家今后的发展,民族未来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青少年应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但是,追梦圆梦的前提是要有好的身体,过硬的心理素质。参与体育运动,恰恰是锻造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因此,社会各方都应积极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让他们在浓厚的体育氛围中参与锻炼,收获健康与快乐。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不仅要有好的方案政策,更要有坚定的决心与信心。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只要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有碍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也会越来越强。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