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正文

谁是郑雨?介绍一下这位国羽尤伯杯名单上的“新人”

来源:羽毛球杂志    时间:2018-05-04    作者:麦延

郑雨的成长之路,很多人都熟知,曾“二进二出”国家队的她,在2017年年底以全新的身份第三次踏入国家队大门。三年前,她告诉我们:“我不畏惧失败”,这一次重新出发,她要用努力和成绩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单打转双打,她用自己的风格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W_57759412_16011616_ljm.jpg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单转双,第三次出发

大家所了解的郑雨,一直是那个充满活力的单打姑娘,她的单打之路也充满起伏和曲折。2013年,尚不满18岁的郑雨已经有过两次进入和离开国家队的经历,参加过的国家队调赛更是一只手数不过来。2013年全运会,她在单项赛中幸运地拿到了第五名,在团体赛中以替补身份拿到了女子团体冠军。但这样的成绩并没有太多地帮助到她,全运会后的一次调赛后,郑雨回到八一队。这一待,就是几年的时光,这段时间里,她基本只代表八一队参加国内的一些赛事。

体育赛场常常把4年看作一个周期,奥运会如是,全运会亦如是。2017年全运会,四年前仍坐在场边为队友加油的郑雨已经是八一队的主力。在女单比赛中,郑雨在1/8决赛时不敌高昉洁,收获并列第9名;女团比赛,阵容不如上届的卫冕冠军八一队在小花们的努力下还是拿到了第7名。在团体赛全部五场比赛中,郑雨只打了1场单打,却足足打了4场双打。这样的安排,仿佛是一种预兆,这届全运会也的确成为郑雨职业生涯的又一个分水岭。

全运会后不久,郑雨接到队里通知,国家队将举行一次集训来选调女双组队员。事出突然,没有太多心理准备的她直呼吃惊:“没想到都这个年纪了还能有机会,真的很惊喜。”的确,与更多小队员相比,今年已经22岁的郑雨在年龄上似乎没有太大优势,何况她一直主攻的还是女单。“虽然在八一队也偶尔客串一下双打,但我这双打水平,自己也很没底。”郑雨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

在队里教练的鼓励下,郑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去年10月底进入集训队,进行了两周的集训。集训结束时,国家队从参加集训的20多人中选了5位球员调入女双组,其中有4位此前是主攻女单的。郑雨清楚地记得2017年11月16日这个日子,这一天是她第三次进入国家队的日子,也是她首次以双打队员的身份敲开国家队的大门。

第三次来国家队报到的郑雨,无论履历还是年龄,都不能算完全的新人了。尽管曾经两次在这个队伍里训练,但那都是18岁前的事,成年后重新来到这个队伍,郑雨倍感不适应。“精神和身体上都很累,神经很紧绷。”她这样形容刚来时的感受。虽然不适应,但她觉得每一天的训练都很有目的性,自己是在带着目标往前进的,而这样的紧张也改掉了她很多以前的坏习惯:“在八一队时,可能偶尔会开小差,准备活动时也会聊聊天,有小动作,但一进到这个大门,整个人会加倍认真起来。”

郑雨说:“第三次出发,要更加珍惜机会。”

我的风格叫郑雨

初次以双打身份参加国际比赛的郑雨让人眼前一亮,那么郑雨式的双打到底有哪些标签呢?听到这个问题,爽朗的郑雨先是大笑,然后毫不犹豫地蹦出两个字:“发球”。

的确,郑雨的下蹲正手发球算得上是双打发球中的“一股清流”,别说球迷,就连她的对手也会对此不适应。在比赛中,由于与常规反手发球的弧度、落点和时间差等有所不同,郑雨的发球让不少对手在接发时经常扑球下网。为什么不用反手发球呢?郑雨这样回答:“主要是单打用正手发球习惯了,比较顺,反拍发球还不是特别顺。而且现在试行1.15米发球新规,我只好向下蹲了。虽然动作不太好看,但实用!”

刚到双打组时,由于双打功底不算扎实,教练说的很多东西郑雨都听不懂,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看录像就像看热闹”。后来,在教练的陪同和指导下,郑雨花了几个月时间才终于看懂录像了,学会了怎么观察和研究对手、研究自己。

单打的东西拿到双打,可以是劣势,同样可以成为优势。郑雨在单打中对线路的运用丰富,跑动能力强,控球面积大,这些特点拿到双打中经常能打出令对手甚至令搭档也始料未及的球,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八一队的陈伟华指导就曾这样对郑雨说:“你很多单打的路子会让对方不适应,例如你在网前突然来个对角线,对方一定会懵。”

这样的特色,或许正是国家队从女单组选调新人进女双组的初衷之一。当初李雪芮成名时,业界就常常赞美她在单打中融合了双打的特色,平抽快挡占据上风。同在八一队的郑雨,同样有可能像前辈一样把技术实现跨项运用,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双打。

“你觉得自己的双打风格是什么呢?”

郑雨说:“我的风格叫郑雨。”

新年三站比赛:收获肯定和自信

国家队双打主教练张军在今年1月时曾这样评价几位女双新人:“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她们已经焕然一新,和主力的差距可以说已经很小。再给她们一点时间,她们完全可以出去跟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对抗。”此话不假,郑雨在年初的三站比赛中,以良好的发挥迅速地进入大家的视野。

1月的印度公开赛是郑雨成年后首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当时她的感受就是“知道对手会很强,但不知道会有多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在哪个位置”。带着这股未知的压力,1/8决赛对阵实力强劲的丹麦老将彼得森/卡米拉,郑雨和搭档曹彤威两局败下阵来。郑雨直言落败的原因:“把对方想得太强大,放不开。”

有了第一站的经验,在紧接着的亚洲团体锦标赛上,郑雨在心态上放开了。对阵韩国队的半决赛,关键的第二双打,郑雨/曹彤威以2比0击败韩国的金慧麟/张艺娜,帮助中国队锁定胜局,挺进决赛。虽然决赛时郑雨没有登场,但这次团体赛的确给了她不少信心。郑雨这样形容这次团体赛:“有了印度赛的经验,我们更放得开了,就想着拼对手。打得还可以,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很开心。”

3月,郑雨和黄东萍搭档参加德国公开赛。由于伤病,赛前两人几乎没怎么合练,但这样反而让她们心态放得更好。她们一路连克三对韩国女双,打进决赛。决赛对阵日本的福岛由纪/广田彩花,黄东萍/郑雨在先胜一局、第二局一度领先分的情况下被对方逆转,屈居亚军。虽然丢掉这枚一度非常有希望的金牌,但郑雨的迅速成长着实令人惊喜。一个月内连续四次击败韩国女双,也让网友给她取了一个“抗韩小能手”的称号。听到这个称号,郑雨摇头摆手:“别别别,都是运气好。”

能取得如此的战绩,固然有对方对她们不熟悉的原因,但郑雨本身的实力和进步同样重要。她认为韩国女双主要是攻防实力强,需要坚持咬住,顶过去后往往能找到机会。而日本女双的多拍能力和连贯能力强,能顶能扛,球打得很开,更为全面。

从印度赛的懵懂无知,到亚团赛的初拾信心,再到德国赛的站上领奖台,郑雨在这三站比赛中收获了对自己的了解,收获了对自己的肯定,也收获了更多的自信。

她用一句话形容年初这三站比赛:“这几个月没白练。”

敢想,更要敢做

接下来,郑雨将与曹彤威继续参加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等多站比赛,多争取积分,积累更多经验。

说起两位不同的搭档,郑雨觉得跟曹彤威和黄东萍搭档都很舒服:“曹彤威也是单打出身,但她网前比较好,我们比较互补,左右手搭档也很有特色;和黄东萍搭档的时候,如果配合上出现问题,我们更多地会用个人能力去弥补,分工相对没那么明确。”

从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战双打,到第一次担当团体赛主力,一步步的成长和得到的肯定让郑雨获得更大的动力。近来的表现,让部分球迷产生这样一个想法:郑雨会是今年尤伯杯的奇兵吗?郑雨的回答很直接:“想,当然想!作为运动员,一定会想的!刚上来的时候不敢想,但从赢了这几场球开始就会给自己动力。虽然这几场球不足以证明什么,但也给了我不少信心。”刚训练完的郑雨一边放松一边表达自己的决心,她觉得争取机会最好的途径就是认真训练。平时的训练百分百地投入和努力,让教练看到自己的决心。敢想,更要敢做。她指了指自己的右肩,说:“你看,杀球杀得肩膀都硬了。”

2015年1月,郑雨曾以单打新人的身份登上过本刊的“新人秀”栏目,那时的她跟我们讲:“我不畏惧失败。”3年后再次采访她,随着年龄的变化,现在的她更懂得感恩,更懂得机会的难得。谈及再次出发的目标,旁边的黄东萍打趣道:“不是三进三出就好啦。”这本是一句玩笑话,郑雨却一改之前的爽朗和轻松,只是微微一笑,若有所思,轻轻说了句说:“总有一天会出的,谁能一直在这里呢?”

郑雨有一个招牌动作:左手拇指和中指同时压着两侧太阳穴,低头,闭眼,沉思,这可能是她每次认真思考问题时的标配。谈到这一次“回来”国家队的目标时,她做了这个动作,抬头,认真地说:“这一次,我要留下我的一点足迹,证明我来过。”

她指着墙上的世界冠军光荣榜说:“要让这一趟不白来。”


0
0

细览button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