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重视坚持运动对身心带来的影响。暑假期间,学生如何运动?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建议,假期要养成运动习惯,把体育融入生活,把体育融入学习,真正做到体教结合。
柳鸣毅说,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体育,都意识到体育是主动健康最重要的方式。“但有些人认为,对于青少年而言学习和体育之间是有冲突的。如果说在学校学习比较紧张,没有时间锻炼,但现在学生正在放假,有两个月是非常完整的时间,下一阶段他们将面临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暑假也是对体育认识或参与体育的重要转折点,可以去尝试和体验体育运动。”
资料图
“没有时间运动是很多人为不运动找的借口。”柳鸣毅说,“现在很多青少年不是没有时间,而是花费了太多时间宅在家里,或是在网络上,但是这些并没有让自己身心得到愉悦,所以应该把体育纳入到时间管理中。”
柳鸣毅从四个方面谈了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说首先是要有组织。因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和老年人不太一样,很多都是有项目作为载体,所以要进入到一个组织体系中,才能保障得到科学的训练方式和手段。现在我们国家也有很多青少年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一些规范的培训机构,给予了青少年很多选择的空间。
其次,柳鸣毅认为在运动中要有一定的刺激,他说体育运动就像学习一样的,如果学得不累,学习是不可能有效果的。运动后汗流浃背、心跳加速、肌肉酸疼,对身体有适应性的刺激。
“第三是要有指导。”柳鸣毅说,“初中生正处于一个速度的灵敏素质敏感期,高中生正处于体魄素质期,这个时候要进行科学的指导,教练员要对学生的技术战术、身体能力有基本的塑造。”
除此之外,柳鸣毅表示还要有保障。他说:“很多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在运动中受伤,不能说因为怕受伤就不去运动了,但也不能盲目去运动。现在体检已经大众化了,可以对孩子的医学背景进行筛查,是不是有身体或心理的疾病,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参与运动的质量,更是一种安全的提前防护。”
柳鸣毅认为,要更多地宣传正能量,与体育交朋友。他说:“孩子参与体育运动就像学习一样,要科学和持续。体育运动只有坚持,才会从量变到质变,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听从教练的指导,还要学会自己去琢磨、去研究、去探索。比如说喜欢篮球,在接触篮球后,每天回家就看看篮球明星怎么打,把体育融入生活,把体育融入学习,真正做到体育和教育的融合,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生活理念。”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