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我在西藏踢足球 人在高原可以不缺氧(上)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0-07-27    作者:李晓南


007_1.jpg

资料图片

自然成为足球爱好者

足球是一项亲近自然、释放天性的运动,为许多青少年所喜爱,我就是一个从小对足球运动一见钟情,且一直喜爱至今已生白发的中年人。

1972年我上小学,那时足球少,我就踢又大又重的篮球,篮球也不常有就踢石子,能从校门踢到家门,一块石子哦!1977年上中学,越发喜欢足球,在风中完成对球的控制并戏耍同学,感觉超好。1982年上大学,第一天进校队,两年后当队长,在高校联赛中叱咤过,1985年暑期加入“北京市足球俱乐部”参加社会联赛,到达“职业”顶峰。2006年毕业20周年,我们几个老队友发起成立校友足球俱乐部,开始真正懂得并享受足球。

我们除了周周踢球、年年参加业余杯赛,还时常组织队员到京外“远征”,与外地的老校友、老队友切磋球技,检验战术。一般周五下班出发,周日晚上返回,周一正常上班,比赛至少两场、聚餐只搞一回,我们去过天津、银川、青岛、葫芦岛、宜春等,广受当地校友、球友欢迎,增进了同学、同事友谊,俱乐部搞得有声有色。

总之,我过上了一个中年男人有足球相伴的幸福生活,顺便保持着身体健康,以应付随时而来的加班加点工作。铺垫这么多,能想象我差点自选离开足球吗?

人在拉萨脚底痒痒

2013年我报名援藏了。很多人认为在西藏不能踢足球,因为它的高海拔会让人产生高原反应,如果再剧烈运动会带来生命危险。我也是这么想的,球肯定踢不成了。不过身体必须保护好,要留得青山在,三年后再踢(援藏周期为三年)。并骄傲地宽慰自己,援藏意味牺牲,就比别人多一项牺牲吧!踢足球的都有些许优越感。

初到高原,我们集体住在西藏大厦,西藏军区总医院的一名军医陪着我们住。我的心率加快了50%,静息状态从60增到90次/分钟,稍一动就过10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降低十个百分点,静息时低至88%,走路时更低;整夜睡不好觉,精神亢奋,但体力下降,没走多少路就累。军医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是让我们忍着,说过几天适应了就好了。推荐我们每天服用他们医院生产的高原康药(红景天为主)。

我们同住的200号人当中绝大多数没有高原生存经验,少数来过西藏的,在描述着感觉差异,个别第二次援藏的,预测你会怎么样、然后还可能会怎么样,说的都是表象,我想听人在高原的生存之道却听不到,此后三年也没听到。只有上一批的一位“援友”临走时送我的光盘《高原增氧功》,作为“镇箱之宝”在行李箱里放着,直到十几天后住到单位宿舍才认真观看了,核心是腹式呼吸。住宾馆这些天,我天天随身带着血氧饱和度仪,为我和其他援友测量。有一点小小收获是,我似乎发现了规律:人的血氧饱和度是波动的,从静止到运动由高降低,早上起床后高下午下班后低,我的血氧在一天比一天升高。

搬进单位宿舍安定下来后我开始吸氧睡觉,无条件保证自己的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6%。开始练习腹式呼吸。生理指标开始正常。据我所知,相当一部分援藏干部不这样做,有的还坚决反对吸氧。我得知后很惊讶!都是刚来援藏的,吸氧有依赖的观念怎么这么快形成的?

转眼援藏两个多月了,脚痒痒了。一个周末,到广电厅送“援友”返京,看到院子后面篮球场里几个初中生在踢球,踢得很臭。我忍不住凑过去,毫不谦虚地教人家脚法,一开始小屁孩儿们不屑一顾,直到我半场调射击中篮板、击中篮筐后,才获认同并纷纷效仿。该队的队长丹曾和我互加了电话。我问他:你们叫什么队?他说:拉萨肉饼队。外加一句,我叫你,你来啊!

不久我被派往那曲驻村半年。与小丹曾失联了。(作者系中央第七批优秀援藏干部,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援藏,曾担任西藏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2018年4月从国务院国资委转隶审计署,目前在该署科学技术审计局工作。)

图片来源:新华社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