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正文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闪耀光彩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1-03-17    作者:苏畅

奋斗百年路.jpg

2019年国庆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女排代表时指出,“38年前,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时,举国上下心潮澎湃,亿万观众热泪盈眶。中国女排‘五连冠’,万人空巷看女排。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002.jpg

↑资料图片

自1976年重新组队以来,中国女排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五连冠的骄人战绩,鼓舞了亿万国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全国体育战线和各行各业继续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进,在生动的实践中丰富了女排精神的时代内涵。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指引。

起步艰辛催人奋进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女排在比较艰苦的训练条件下起步。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全国各地新开辟的训练基地,中国女排开始了加速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征程。1965年,原国家体委抽调江苏、四川、福建等多支地方球队的优秀女排运动员进京统一集训,明确了中国女子排球要追赶世界水平、服务国家崛起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不屈不挠、坚韧顽强、吃苦耐劳”成为老女排的精神“底色”。

1976年,中国女排重新组建。在郴州训练基地的竹棚训练馆中,中国女排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锤炼形成了“要球不要命”的“竹棚精神”,在训练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调苦练加巧练,无论训练场上还是比赛场上,都要求“一个球哪怕你接不住,也要拼尽全力冲过去。”

建队之初,女排训练场上就贴着“为国争光”四个大字。这是中国女排的初心和使命。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热爱,为国争光的自豪与幸福,激励着中国女排姑娘创造辉煌。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大阪迎来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最后一个对手、东道主日本女排。中国女排前两局轻松获胜,根据规则已经提前获得世界冠军。姑娘们难掩喜悦之情,精力分散,被日本女排趁机连扳两局。主教练袁伟民在决胜局前严肃地对队员们说:“我们是中国人,你们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祖国人民在电视机前看着你们,要你们拼,要你们搏,要你们全胜。这场球拿不下来你们会后悔一辈子!”女排队员们及时警醒,调整心态,最终以七战全胜的战绩斩获世界杯冠军,新中国“大球”项目首次在世界体坛取得了最高荣誉。

比赛结束第二天,时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的邓颖超在《体育报》上发表了题为《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的文章。她在文中写道:“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都要学习中国女排的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作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击败东道主美国女排,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此后直至1986年女排世锦赛夺冠,中国女排创造了世界女子排球史上首个“五连冠”的战绩,谱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万众拼搏奋进的时代,一枚金牌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体育的范畴。中国女排队员在赛场内外团结拼搏、永不言败的身影,让更多国人看到:我们中国人行!完全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女排夺冠再次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激发起一代人滚烫的爱国热情,聚合起拥护改革、投身改革、建设国家的磅礴合力。

郎平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五连冠)为刚刚向世界敞开胸膛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民族自信。中国女排也被赋予了冠军之外的更多内涵,并最终归结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影响力延续至今。”

走出低谷再创辉煌

女排精神就是一部永不言败的奋斗史。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但不变的是顽强拼搏、永不言败。1986年“五连冠”之后有17年与世界冠军无缘。但不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低谷中摸索寻找未来的方向,还是新世纪初的卧薪尝胆再出发,抑或是接下来的再陷低谷,逆境奋起,勇创佳绩,走向巅峰。中国女排从不言败,初心未改。

2001年陈忠和正式执掌中国女排帅印后,以“拼搏不是喊出来的,是埋头苦干做出来的”的奋斗状态,与队员们一起树立了“只争朝夕做好每一天,为达成奥运冠军不懈努力”的共同目标,成功锻造出中国女排的“黄金一代”。

在2003年第9届女排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以11轮全胜的战绩夺得冠军,时隔17年后再次站在世界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并赢得雅典奥运会入场券,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004年3月,在中国女排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关键时期,主力队员赵蕊蕊在训练时意外小腿骨折,此时距离雅典奥运会开幕只剩下140天。很多人认为,缺少赵蕊蕊的中国女排是不可能夺取雅典奥运会金牌的。但中国女排队委会要求党员、团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大家的思想集中到“靠集体力量夺奥运冠军”上,提出“每人提高一点来弥补赵蕊蕊不在场上的缺陷”。

决赛时,中国女排面对处于巅峰状态的老牌劲旅俄罗斯女排,一度处于0比2落后的不利局面。永不言弃、顽强拼搏,同样是中国女排的传家之宝。中国女排在逆境中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成功以3比2逆转对手,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夺得了第28届奥运会冠军。队长冯坤说:“拼搏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所有的酸甜苦辣都随之美好起来。对中国女排的每一个成员而言,这个集体给予我们的都是超越言语的丰富内涵。我作为队中的一名成员,也深深体会着‘女排精神’带给我的影响。”

女排精神就是在拼搏中积蓄动能,在拼搏中扬起理想的风帆,在拼搏中练就过硬本领,用顽强拼搏肩负起时代的重托,激励各行各业砥砺前行。

薪火传承历久弥新

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无缘四强,当惠若琪和队友们从奥运赛场归来,在首都机场见到了一群前来迎接她们的球迷,并听到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无论顺境逆境,女排精神的种子都已经埋在了年轻一代球迷的心里。

在中国女排再遇挫折之际,老女排的代表人物郎平在2013年第二次执掌起中国女排帅印,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情怀。

郎平将国际排球理念融入女排传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她和中国女排教练组研究并创新了适合中国女排运动员特点的“高快结合”的技战术打法,打造了高水平复合型教练员团队,根据不拘一格挖掘后备翘楚、深入培养顶尖人才的“大国家队”理念,大胆提出了全面统筹国家队训练、“策略性参赛”等观念。更重要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女排始终不忘“忠诚土壤,追求理想”的初心,秉承“明知不会赢,也竭尽全力”的精神,强调“扎实做好每一天,每天进步一点点”。“有目标、有方向”的新时代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再攀高峰。

2016年5月,中国女排进入备战里约奥运会的关键时期,郎平在一次训练中不慎被队员扣来的球打中右手无名指,造成手指脱臼受伤。但郎平从队医那里要来医用胶带,把自己受伤的手指缠好,转身就投入到训练场上,依旧亲历亲为和队员们进行着有球训练。老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作风通过郎平的言传身教,在新时代的年轻队员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虽然小组赛接连不敌荷兰、塞尔维亚和美国三支劲旅,甚至一度小组出线堪忧,但女排姑娘们背水一战以小组第四名出线,随后接连逆转巴西、荷兰,并在决赛中战胜塞尔维亚获得冠军。中国女排不畏强手,凭借顽强的作风在绝境中屡次逆袭,振奋了国人,也感动了世界。英国广播公司在其官微上称赞中国女排在赛场上总能够“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2019年在第十三届世界杯赛前夕,郎平表示:“只要穿上中国队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出战,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祖国至上的信念,让中国女排始终如一保持着昂扬向上的战斗力,最终以十一战全胜的战绩夺取本届世界杯冠军,用金灿灿的冠军奖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献礼。谈及中国女排取得的成绩,队长朱婷说:“是祖国的伟大,成就了我们。”

003.jpg

↑资料图片

升国旗,奏国歌,女排对国人的意义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还是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里,女排夺冠的故事都能跨越时间,燃起中国人为国争光的斗志豪情。

“什么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神坚定。”郎平说。

中国女排始终不只是一个队名,而是一个精神符号,是无数中国人心里爱国主义的象征和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历经几代人的传承淬炼,女排姑娘们数十年团结拼搏的身影早已成为几代国人共同的成长记忆,新时代的中国女排焕发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成为激励国家前行、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源泉。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女排精神永不褪色,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昂扬的拼搏奋斗姿态、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片来源:新华社

0
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