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的故事很多人都已经耳熟能详。
这位优秀的体操选手同时也是一名伟大的母亲。出生于1975年的丘索维金娜已经参加了7届奥运会,作为体操界的“奶奶级选手”,为了能够给患上白血病的儿子攒钱治病,已经退役的丘索维金娜2002年再次复出,参赛理由就是挣钱。因为她是一名母亲,为了儿子,她愿意付出一切,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
自此之后,丘索维金娜一直战斗在赛场上,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有些时候,她会在一场巡回赛中参加全部女子项目的比赛,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奖金。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却为了自己的儿子,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
我们经常说,母爱是最无私的,但在这里,我们发现母爱更是一种坚持!一般来说,一名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鲜少有超过30岁的,但为了给儿子治病攒钱,丘索维金娜却一直坚持到了40多岁,这其中的付出和所经历的艰辛常人简直难以想象。对丘索维金娜来说,儿子就是她全部的生命,也是她能够坚持下来的动力所在。
在中国,也有这样一位母亲。
作为45岁的单亲妈妈,陈嘉龄的儿子小比自小罹患脑瘫,并且有癫痫的症状。去年偶然下陈嘉龄报名参加了一场10公里的比赛,为了照顾儿子,她坚持推着儿子跑完了比赛。对于陈嘉龄来说,那个10公里是一场折磨,但她发现,小比却一路很兴奋,有着超越平常的快乐,“小比一路都在叫,手不停挥舞,要我跑快点。虽然推着40多公斤的车子跑步,每次跑完都要腰痛好几天。但小比很开心,这就够了。”陈嘉龄直白的言语里透着母爱的伟大。
跑步并不能为儿子的病情带来什么缓解,反而对于陈嘉龄来说是一种折磨,但儿子能够在跑步中感受到快乐,这对于她来说就是最大的满足。就这样,跑步开启了陈嘉龄和小比的一段新的人生:她不停地跑,带着小比一起,享受奔跑的乐趣。
如今,陈嘉龄已经推着儿子小比完成了大大小小十几场比赛,而她的心愿也只是想让小比更开心,更快乐。
无论是丘索维金娜还是陈嘉龄,在面对儿子所经历的困境时,都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敢地知难而上。一个顶着一身伤病和年龄的劣势,在国际赛场打拼,只为攒钱给孩子治病;一个不顾世俗的眼光,不畏身体的折磨,只为能够给孩子带来一点快乐。她们将对儿子深深的爱化为一种坚持下去的动力,体现了这个世界最为纯粹无私的母爱,这是世上最美的爱,也是最神圣的爱。
其实,她们都只是全世界千千万万份母爱的一个代表。母爱无限,这份光辉从不狭义,也无关回报,唯有付出。5月13日,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让我们向天下所有的母亲致敬,祝她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