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宁丽)1951年11月24日,第一套广播体操问世,经过六十七年来的不断完善,目前广播体操已经更新到了第九套。九套广播体操的演变也成为了国内全民健身发展的缩影。今年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设立十周年纪念日,在这特殊的日子,新体育网专访了来自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广播体操及广场舞专家马鸿韬,听她来说说广播体操、广场舞这两项国民运动。
在马鸿韬看来,随着时间的发展,每一套广播体操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感,伴随着人们成长的广播操也承载了国家的记忆和人民的情感。在追求健康的今天,各式各样的健身操相继出现,但广播体操始终以科学有效的动作和特殊的意义受到大众的喜爱。
马鸿韬认为,广播体操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健身操中脱颖而出成为国操,与其特点密不可分。首先,广播体操具有历史传承性;其次,广播体操相比其他健身操而言,有更为严谨的科学性;最后,作为政府为人们提供的公共健身服务,广播体操始终是最简单、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科学的健身方法。
尽管完成一套广播体操只需要4分钟的时间,但对于广播体操的编撰者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据马鸿韬介绍,广播体操的编撰不仅需要创编团体,还离不开科研团队、调研团队、音乐团队,整体来说这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大工程”。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广播体操的带动下,一项新兴国民运动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广场舞。与广播体操相似,广场舞也是通过简单的动作、轻松的氛围达到健身的目的。
尽管在动作和成效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马鸿韬看来,广场舞比广播体操更能体现“草根运动”的发展。马鸿韬认为,娱乐性是广场舞最大的特点,由于娱乐性的凸显,广场舞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更容易快速传播发展。
在广场舞问世初期,这仅仅是人们饭后休闲的一种新运动形式,但随着国家、政府对广场舞的推动,广场舞逐渐向规范和科学的方面发展。马鸿韬认为,在为广场舞穿上了政策“新衣”后,广场舞由一开始的娱乐性扩展到集体性、健身性三大特点。
作为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两项全民健身运动,尤其是广场舞,对其他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马鸿韬表示,每个项目的发展都有特点,但要将项目更广、更快的推广,将娱乐性和健身性结合是关键,在有一定群众基础后,提高项目的集体性更是全民健身项目向广播体操、广场舞借鉴学习的秘诀。
在以广播体操、广场舞为代表的全民健身运动在国内兴起后,这两项国民运动在国际的推广也进入了规划日程。马鸿韬说,希望借助“一带一路”的力量,把代表中国文化和中国全民健身热潮的广场舞推向国际舞台。